关灯
护眼
字体:

7080(第1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和她一起读书,一起手牵手走在布满星星的夜空下。他会告诉她,我支持你,我喜欢你,我永远支持你,我永远喜欢你。我会比父母更爱护你,我会比知己更了解你。

这份幻想一直持续到了18岁,在她成年那年,母亲帮她挑好了男人,她告诉她,是隔壁村一个小伙子,比她大点,20来岁,性格老实,本本分分,家中就他一个独子,父亲前几年死了,只留一个老母亲在世。不需要她伺候一大家子,多好。

成早秋带着对爱情的憧憬嫁给了这个叫田华的男人。

田华和书里的男人不一样,唯一相同的点大概就是话少。他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不会牵着她的手和她在布满星星的夜空下散步,一到晚上,他就要睡了。他也不会深情地告诉她,他会比父母更爱她,更在乎她。

新婚第一天,田华告诉她,他是个粗人,不会说好听的,既然已经这样了,那他们就好好过日子,不要让各自的父母失望。

书里男女主人公亲密的场景也没有在现实发生。

田华没有过女人,她也没有过男人,俩人都是第一次,手忙脚乱地开始,手忙脚乱地结束,没有亲吻,也没有爱。抚。

一切结束后,早秋望着他的背影,第一次对书本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之后的日子,不过是换了个家庭继续劳作。

一年后的一个下午,早秋扶着腰,两眼黑地坐在了一颗石头上。这段时间她做什么事都使不上力,总疲惫,对味道敏感,动不动就干呕。田华比她更敏锐,立刻带着她去了医院,医生说她怀孕了。

早秋愣愣地听着,那天田华很开心,一出医院,就带着她下了馆子,回家的路上还买了水果。早秋什么反应都没有,医生那句话仿佛摁了她的暂停键,她一直发愣到回家。

晚上吃饭,田华没让她忙,还替她盛了饭,亲自递到她手里。早秋木木地接过,手腕使不上劲,碗就这么摔在了地上。

她看着碎了一地的碗和那一坨米饭,忽然开始哭。

田华安慰她,只是一只碗和一碗饭,摔了就摔了,摔了下回还能买,不要哭。他收拾好地上的狼藉,又把她揽在怀里安慰。

早秋不是为了碗哭,也不是为了米饭哭,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哭。

第二天,母亲闻讯赶来,像只开心的喜鹊,在她身边跑来跑去,叽叽喳喳。她像慈母一样把她搂着,无比温柔:“想吃什么?想吃什么告诉妈妈,妈妈给你买。”

“也不知道是男是女呢?过几天我去庙里拜拜,如果是男孩就更好了。女孩也没关系,你和阿华还年轻,过几年再努力一下,凑对姐弟也不错。像你和你哥一样。”

早秋没什么表情,忽然问:“我哥怎么样了?”

“他啊,在学校呢,已经考上大学啦,我都忘了跟你说了,就你结婚那会儿考上的。”

早秋的身子猛地一下挺直,睁圆眼睛:“什么?”

母亲笑,“你激动什么啊,你也替你哥激动啊。这下多好,你有了孩子,你哥也考上大学,两全其美。”

“滚。”早秋对着她说。

母亲以为自己听错了,她重复:“滚出去。”

“秋啊,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怎么脸色”

"我让你滚出去!"早秋用手推她,用脚蹬她,硬是把母亲逼下了床,她把床上所有东西都扔下了床,嘶吼,“滚啊!”

田华跑进屋,正要扶她,也被她打开。

“那、那,阿华你照顾着点她,怀孕是这样的,脾气不稳定,妈妈先走了,妈妈下次再来看你。”

母亲走后,早秋蜷缩在床上,泪侧着流到了枕头上。

怀孕的日子里,哥哥成早冬给她寄去信件和礼品,礼品里夹着一千块钱。他在信里说自己考上了一所大专,很高兴当上了舅舅,让她照顾好身体,过年会回来看她。

早秋划了一根柴把这封信点了。

10月中,早秋破了羊水,一家子把她送进医院,经历了一天一夜,孩子出生了,是一个五斤重的女孩儿。

田华在护士的指导下为女儿洗了个澡,他抱着孩子来到妻子身边,“你看,是女儿。”

早秋闭上眼,把脸转到一边,什么也没说。母亲走上来拉走他,告诉她女人这段时间都这样,很正常。

坐月子的时期,孩子一直由田华带,田华给女儿起名为田娜。早秋一直呆在房间里,平日里她话不多,但干起活来麻利得很,人看着瘦,臂膀上都是肌肉。

母亲拎着土鸡蛋去看望女儿,发现她瘦了许多,脸颊陷下去了,一只手就能握住她的手腕,不言不语,见人就撇开脸。

母亲心疼她,拿着湿毛巾替她擦身,“女儿啊,你忍忍吧,女人都有这一遭,这是没办法的。”看见她瘦得凸出的肋骨,她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月子一过,早秋立马扛着工具下地干活去了。她没有正眼看过哪怕一眼自己生出来的女儿,这些日子里甚至没有亲自抱过一次孩子。女儿一直由田华带着,他在家带女儿,偶尔母亲会来帮忙,她只管出门干活。

早秋出门帮人采收紫菜,和她一起的是一个年过四十的大姐,等活忙完,她凑过去小声问:"姐,你生过孩子吗?"

大姐咕噜噜喝了一口水,笑起来:“当然啦,也不看我多大年纪了,我的大女儿都快有你这么大了。”

早秋又问:“那你生了几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