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080(第1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被父亲从学校带回家的路上,早秋没有哭也没有笑,很多小孩和她一样不准备继续读了,还一脸笑容,乐得自在,一路蹦蹦跳跳的。有些就是哇哇大哭,想回课堂,被大人死命拽着往家中走。

她很安静地挎着自己的单肩包——她妈妈用旧衣服为她缝的一个布兜,可以拿来装课本。早秋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她没有哭,因为哭也没用,她爸打人很痛,她不想凭白被打。

也没什么想笑的,她确实想继续读,但没办法,家里没钱就是没钱,这不是她想就能做到的。

但至少,她上完了整个小学,比起那些三年级、甚至一年级都没读完的小孩,她算是比较有学问的了。早秋认得大部分的字,也能做一些简单的算术。

老师劝过她爸爸,让她爸爸再好好考虑下,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哪怕读个中专也好。老师喜欢早秋,早秋虽然话不多,但眼里透着聪明劲儿,有着不符合年龄的稳重,成绩也比其他孩子好,认真栽培肯定有出息。

老师嘴皮都快说破了,嘴角说出了白沫,也没动摇她爸一分。她爸爸对老师说,没有这个必要,早秋还有一个哥哥,家里只要有一个人读书就好了,哥哥已经读到了初中,如果两个孩子都要读书,都要考什么大学,他哪来这么多钱,难道老师准备给他出这份钱吗。

老师说不过他,只能惋惜地看着被带走的早秋。

早秋有一个大一岁的哥哥,已经念到初二了,不过成绩并不好。他得知妹妹辍学,满眼羡慕,他一点儿也不喜欢读书,他想早点去大城市打工。但父母不允许,母亲让他说什么也要往下读,争取考个大学,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早秋哥哥常常因为不想读书和父母起争执,他没有学习的天赋,成绩稀烂,根本考不上大学,这些钱与其交给学校,不如直接给他,他现在就带上行李去大城市里打拼,搞不好比读书更有出息。

况且,凭什么他妹妹就能不读书呢?母亲笑,笑话他不懂事,又说早秋不需要考读书来改变命运,等她到了年纪,她自然会替早秋挑一个条件不错的男人。女人和男人是不一样的,女人前期靠父母,后期就可以靠自己的丈夫。只要嫁的好,日子差不了哪儿去。

但他不一样,他是男子汉,将来是要娶老婆的,除了父母没人可依靠,他们作为父母,当然得帮他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好。等他考上大学,分配了工作,在大城市找一个本分的媳妇,全家的日子都好过了。

母亲把赌注押在他身上,但早秋哥哥还太年轻,他才14岁,根本不理解大人说的什么成家立业,他只是不想读书而已。

这件事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哥哥只能继续读书。

他一个星期回一次家,初中在镇上,他平常都住学校。有次回来,早秋悄悄把他拉到房间里,“哥,你是不是可讨厌读书了?”

那当然了,他甚至都懒得回答她,“怎么了?”

“你不想读书的话,那就把书给我看吧,”屋里光线不好,早秋的眼睛比灯泡还明亮,“我可以帮你做作业。”

“真的?”他最讨厌做作业了,听到这个好消息,简直喜不自胜。

“嗯!不过你现在上了初二,很多题我也不会,你得把初一的书给我瞧瞧。”

他想也没想的答应了妹妹,等下次回家,他把囤积在宿舍的初一的课本、连带着练习册、试卷之类的,全交给了妹妹。过了一阵子,早秋告诉他,她已经学会了初一的知识,他又欣然地把初二书交给她,每周都带作业回来给她做。

哥哥心里乐开花了,觉得早秋傻的可以,没事给自己找事做。如果他是早秋,指不定现在过得多逍遥,想去哪儿玩去哪儿玩,就算是跟着父母捕鱼,捉蚯蚓,都比上学来得有意思。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中考,他什么也不会,自然没考上高中,连个中专都没捞上,只能在家呜呜哭。本来对他而言这是个好事,但偏偏周围的人都上了,就他没上,心里难免觉得丢人,面子上过不去。

父母围过来安慰他,说不是他的问题,就算不读书也有其他出路。早秋哥哥什么也听不进去,别人都有书读,就他没有,他不干了,他要读书。夫妻俩见他这副样子,既心疼又开心,开心在儿子终于开窍了。俩人拿着毕生的积蓄,到处找关系,腆着脸上门求人,终于把儿子塞进了一所技校里。哥哥如愿背起书包重新去了学校,走之前家里还特意买了一只老乌鸡炖给他喝。

这天,早秋的脸色很差,她的话少了很多。技校在县城,他这次可能只有寒暑假才会回来了。

哥哥走后的日子里,她照常帮家里人干活。饭桌上,母亲察觉到什么,忽然伸手把她额头顶起来,“怎么回事?脸都快埋进碗里了。”

早秋虚起眼,没说什么。

母亲看不懂她这副样子,“干嘛眯着眼?”

她摇摇头,“看不清。”

这一年,也不知怎么了,她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现在去看外面的那棵树,不眯起眼看的话,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色块,还老重叠着老多影子。只有这么眯眯眼,才能把东西看清。

“都说了晚上不要看那些书,把眼睛给看瞎了。”母亲教育她,又和父亲商量,“过几天把阿冬的那些书给卖了,反正他现在也用不着,还有早秋的,俩人小学囤到现在的书,不少了,都拉出去卖了,省得放在家占位置。还容易把眼睛看坏。”

早秋白天要帮父母干活,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去看没看完的那些课本。但家里有规定,睡觉后不能开灯,她和母亲睡一屋,如果开灯了的话,母亲就会醒。

于是她想到办法,就是点着蜡烛看。

有次被起夜的母亲看到,把她斥责了一顿,说三更半夜不睡觉,点个蜡烛看这些,蜡烛不要钱的吗。

听到要把书给全买了,早秋张张嘴,想说些什么,最后什么也没说。无妨,那些书她已经全部看完了。因为全部看完了,她没有其他书可看。

哥哥留下的试卷她也做了几百次,但没有老师的讲解,她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

早秋渐渐感受到了一点苦闷,父亲把她从学校带走的那天,她都没有这种苦闷。那会儿她只是觉得,不读书就不读书,不代表她接触不到知识,毕竟家里还有个正在读书的哥哥,只要她想,随时可以重拾书本。

但她忘了哥哥也会长大,也会离开家。她现在没了哥哥,学的知识永远中断在了初中,没法汲取新的东西。陪伴她的只是没完没了的家务和没完没了的咸咸的海水。

这样枯燥无味的日子直到了她15岁,早秋和母亲去镇上赶集,趁着母亲讲价的间隙,她偷偷溜到中学附近,用自己这些年攒的钱买了本书。因为时间很紧,她甚至没来得及看是什么书,交了钱就马上跑了。

晚上,等父母鼾声此起彼伏,她点着蜡烛,搓着眼睛去阅读。她第一次看课外书,这是一本讲男欢女爱的书。

早秋吹灭蜡烛,躺在床上。只有15岁的她第一次展开了对爱情的幻想,她没有接触过男孩子,因为没有接触过,所以十分好奇。这份由于空白导致的好奇,让幻想变得七彩斑斓。

幻想里,会有一个和她性格差不多的男孩子,话不多,温柔,不会像父亲一样动不动打人,也不会像母亲一样动不动骂人,他的眼里只有她,不会像父母一样只能看到哥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