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身世之谜(第3页)
韩雪瑶皱起眉头,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困惑:"我爱的是那个单纯的灯匠,不是什么王子。我不在乎他的身世,只想与心爱之人相守一生。"
阿诚同样忐忑不安:"我从小就是灯匠,对王室的一切一无所知。我不确定自己能否承担起这个身份。若因此失去雪瑶,我宁愿永远只做一个灯匠。"
上官临风和李清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欣慰。在这个看重门第、讲究身份的世界里,能有两个人如此真挚地相爱,实属难得。
"放心,"上官临风温和地说,"无论你是灯匠还是王子,我都会尽力促成这门亲事。"
李清歌也罕见地露出一丝微笑:"真心相爱的人,本就应该在一起。"
春光正好,园中花开似锦。阿诚和韩雪瑶站在一棵盛开的梨树下,十指相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无论前方有多少波折,至少此刻,他们拥有彼此,也拥有了一个可能的未来。
上官临风和李清歌站在廊下,远远望着这一幕,心中各有所思。
"李姑娘,"上官临风突然轻声问道,"你相信命运吗?"
李清歌微微一怔,随即轻声答道:"命运如同长河,我们皆是其中的一粒沙。有些沙粒注定要相遇,无论河水如何冲刷,终会找到彼此。"
上官临风望着她的侧脸,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明的情愫:"如此说来,或许我们的相遇,也是命中注定。"
李清歌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望着远处的有情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夏日的阳光透过朱红色的窗格,洒在喜堂之上,为这一片喜庆的红色增添了几分灼热的温度。巨大的"囍"字贴满了韩府上下,丝带与灯笼交错悬挂,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喜气。
韩家大小姐韩雪瑶今日大婚,而她的夫婿,正是被证实身份的西陵国王子阿诚。
一个月前,皇帝派出的特使终于带回了确凿无疑的证据——从西陵国旧都的秘密宝库中找到了与阿诚玉佩相对应的另一半,两块玉佩完美契合,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与此同时,几位当年西陵王室的老臣也被寻获,他们从阿诚的眉眼中认出了先王的影子,纷纷跪拜痛哭,场面感人至深。
皇上龙颜大悦,不仅恢复了阿诚的王子身份,还赐予他"安西侯"的爵位,并钦定了他与韩雪瑶的婚事。朝廷内外,无不称赞皇恩浩荡,更有人暗中揣测,这或许是大周欲重新经营西陵故地的先手棋。
然而,对于新婚的这对璧人来说,那些政治考量远不如眼前的幸福重要。
"拜堂!"司仪高声唱和,阿诚身着朱红色的喜服,缓步走入喜堂。今日的他不再是那个身着布衣的灯匠,华贵的锦衣勾勒出挺拔的身姿,举手投足间尽显贵族气度,仿佛他生来就该是这般模样。
当韩雪瑶在丫鬟的搀扶下,盖着凤冠霞帔入堂时,满堂宾客无不为之惊艳。她本就是京城第一美人,此刻更是光彩照人,喜服上的金线绣工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她光洁如玉的肌肤相得益彰。
"一拜天地!"司仪的声音回荡在喜堂中。
两人俯身,向苍天厚土行礼,感谢造化的安排与赐予。
"二拜高堂!"
韩大人夫妇端坐上首,满面红光。谁能想到,当初他们眼中那个"低贱"的灯匠,如今竟成了贵为侯爵的乘龙快婿?
"夫妻对拜!"
当两人转身相对,深情凝视对方时,在场宾客皆能感受到那份超越身份与地位的真挚情感。无论是落难的王子,还是身着布衣的灯匠,阿诚对韩雪瑶的心意始终如一。
婚礼过程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幕是阿诚送上自己的聘礼——一盏精美绝伦的青鸟灯。这灯笼通体晶莹剔透,灯架由珍贵的紫檀木雕成,内设机关,只需轻轻一转,灯身上的青鸟便如活物般振翅欲飞,不断变换姿态,宛如在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灯罩上以金线与珍珠细细勾勒出青鸟衔书的图案,正是他们爱情的最初信物。
"这盏灯凝聚了我毕生所学,"阿诚温柔地对韩雪瑶说,"就如同我的心,从今往后只为你一人而亮。"
韩雪瑶美目含泪,轻轻接过这盏充满情意的灯笼,心中感动难言。这灯不仅记录了他们的初遇与相知,更象征着他们跨越身份与阻碍的坚贞爱情。
大婚宴席上,李清歌和上官临风作为座上宾,见证了这场充满传奇色彩的婚礼。上官临风举杯相祝,笑容温和:"愿二位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多谢王爷,多谢李姑娘,"阿诚执杯深深一揖,"若非二位相助,我与雪瑶恐怕难有今日。"
韩雪瑶也盈盈下拜:"此生无以为报,唯有铭记于心。"
李清歌淡然一笑:"你们本就是真心相爱,我与王爷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宴席间,宾客们纷纷感叹这段姻缘的传奇。一位年长的官员不禁感慨:"元宵灯会上的一场意外,竟成就了一对佳偶,真是天意啊!"
"岂止是天意,"另一位官员笑道,"这简直就是天作之合!那韩小姐眼光如此毒辣,竟能在一介布衣中看出王子的风采,也不知是何缘故。"
"啧啧,还不是一见钟情?"有人打趣道,"听说当初在灯会上,这阿诚做的灯无人能及,韩小姐一眼就瞧上了。"
"这才是真正的'灯下缘分'啊!"众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