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第3页)
“老梁啊,这个种子和这个产量目前还是要拜托你保密啦……”
梁勇语气沉重地说道:“您放心,我都懂。”
梁院长这才放心地挂掉电话,赶着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任部长去了,他全然*不知道梁勇教授挂掉电话后生气地拍了桌子。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
钟黛所画出的种子居然种出了亩产万斤的骄人成绩!
任部长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就告知了张北宁,也没有瞒着黄教授。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家的精神都振奋了起来,其实许多人对于亩产万斤这4个字概念还停留在蔬菜或者是红薯土豆这类作物,谁敢想水稻也能这么快亩产万斤呢?
而且这一个成果也恰恰说明了另一件事——当时钟黛画的时候写的就是亩产万斤,而现在种出来的已经超过了1万斤,这是不是说明钟黛所画的种子上限并不在这里?
钟黛标注了亩产万斤,于是真的亩产万斤,如果钟黛标注亩产2万斤、3万斤甚至更多呢?
当然大家都知道,不可能过于夸张,毕竟按照之前的经验来看,钟黛的异能绝对是有上限的,她现在甚至画不出一个完整的豆芽,只能画出刚刚发芽的黄豆。
水稻种子毕竟是没有发芽的,因此钟黛可以随便画出来许多,但可想而知这种限制一定会限制在产量上。
张北宁打开了和任部长的视频通话,工作小组的成员们全都坐在一起开了个会。
最近这段时间钟黛一直在忙着跟贺殊一起合作画沙漠水稻种植基地的图纸,这图纸是黄教授和她的团队近一年来的成果,他们从很早就已经开始琢磨这件事了。
现在将这图纸拿出来让钟黛来画是为了让图纸精确地出现在现实中,如果人工去造的话很可能出现各种误差,而且大家也都惦记着钟黛上次画出来的那些高于目前科技的设备,现在这些设备熠国已经有一部分可以自己建造了,那么在此基础上,钟黛是不是可以画出更高级一点的设备,更上一层楼呢?
所以最近钟黛脑子里其实全都是图纸的样子。
任部长欣喜地说道:“现在全国都在推广农业塔,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农业塔是准备用来专门种水稻麦子这种粮食作物的,现在农业部强烈请求钟黛画上一批高产的种子,试种成功以后,咱们国庆前后就可以收获一整批粮食了。”
粮食作物不只有水稻,还有麦子玉米等等,而钟黛现在画出的种子基本上都是随手一画用在农业塔里,产量虽然对比熠国原本的种子有所提升,不过效果不是非常明显。
任部长说着还会询问钟黛的意见:“小钟,你觉得呢?”
钟黛当然是连连点头:“可以,我画种子并不是非常耗费精力,回头抽出一些时间来画。”
“小钟要注意休息,你每天最多也就抽个20分钟来画就行,北宁回头记得跟农业部对接一下,按照他们的需求画个几仓库种子……”
确定了要中间插队画种子这件事,接下来就是怎么画的问题了,各种植物的种子当然不是非常难画,问题是如何备注产量。
现在农业部的意思是,钟黛可以先画出一批可以用于农业塔种植的种子,这些种子要比鹤市农业塔现在用的那些种子更高产一些,在尽量稳妥的前提下更多地提高产量。
钟黛想了想:“之前我画水稻种子的时候,其实是把现在最高的杂交水稻种子产量翻了三倍,当时北宁找到的资料是说现在亩产量最高的杂交水稻是1500公斤多一些,我翻了三倍以后就差不多是亩产万斤了……”
目前亩产万斤的水稻已经成功种植了,是不是可以代表三倍这个数值是安全的。
说实话,钟黛的这个能力看起来非常玄学,但在某些方面却出奇的规律。
之前钟黛画出亩产万斤的种子之后其实也没指望第1次就能成功,然而却成功了,那么现在对比当下产量最高的作物翻三倍的确是大家唯一能够参考的数值。
最终,任部长拍板:“那就所有产量翻三倍,先画出来一批再说,咱们也不是赌不起。”
就在众人默默接受这件事之后,一旁的贺殊突然幽幽地说道:“但现在我们的希望1号水稻已经亩产万斤了,如果小钟在这个基础上再翻三倍,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任部长:“……”
钟黛:“……”
你可真机灵……
但他这么说也不是没有依据,希望1号水稻种植成功之后熠国就已经有了亩产万斤的水稻了,那么在这种事实前提下,钟黛再画出亩产3万斤的水稻也没准能成功?
黄教授没忍住笑:“3万斤的水稻可以画出来试试,如果能成功的话,先在实验室试种。”
一切都是可以试的,甚至还可以画出亩产10万斤的水稻来试呢,万一成功了,岂不是赚大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亩产10万斤的水稻多半是不能成功的,毕竟再神奇的种子也要讲究科学依据——目前的实验室条件可能不能够完美地供养如此高产的种子。
大家虽然在严肃地开会,但其实心里都是非常高兴的,亩产万斤啊,那他们现在这个占地2万亩的种植基地如果种这样的种子,一年能收获4次的话,光是基地就能够产出上百亿吨粮食。
这绝对是之前没有想到的。
……
后续大家又商量了一些细节之后,关于画种子的会议就算结束了,而在结束之前,任部长告诉了大家一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