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第2页)
225公斤。
产量翻了三倍多,换算成亩产量的话,一亩地5000公斤还要多,也就是亩产1万斤。
亩产万斤啊……
梁教授眼睛都激动得红了,这可是脱了壳以后的重量,非常实在的重量……在此之前他自己都完全不敢想能在这个阶段达到的亩产量,直接翻了好几倍!
实验员们也都激动不已,很多人都哭了。
大家都曾经想过总有一天他们的杂交水稻技术会升级到可以亩产万斤的程度,然而环境灾变之后大家的试验田数量锐减,研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他们都没有放弃。这次不知道教授从哪找来的种子,表现居然这么优良。在这种时候这个种子的出现实在是太振奋人心了!
梁教授并没有告诉大家种子是哪来的,而是直接挪出了一块地方来耕种,大家都只知道这种种子的名字是希望一号籼稻,这个取名说实话有些不伦不类的,跟他们目前的水稻取名完全不同,没有标识这种水稻的母本和父本是什么。
但就是这个神秘兮兮的种子,却出现了这么惊人的产量!
大家看着手里一些还没有种下去的种子,非常想赶紧彻底地研究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
梁教授却想起当时自己拿到这种子时的场景。
这是农科院的梁院长给自己的——他们虽然姓氏一样,但并没有亲戚关系。
梁院长当时说的是让他好好种着试试看,种完以后不要声张,将产量第一时间告诉他。
说实话,这种子的出现从头到尾就透露出一种神秘的气息,一开始梁勇教授还不觉得有什么,现在想想会不会是因为这种子的来历不一般?
他马上告诉实验员们不要声张,自己则是回到办公室给梁院长打电话。
“院长,那个希望1号到底是哪个天才培育出来的种子?”
梁院长接到电话还挺高兴的,而听到他这话之后不答反问:“产量出来了吗?”
梁勇压抑着自己的激动:“一小块试验田产量225。25公斤,换算成亩产量是1万多斤。”
梁院长倒吸了一口冷气:“什么?”
亩产万斤这种话只有以前吹大牛的那段时间才说得出口,现在全球哪里有人敢说这样的产量!
两人都沉默了几秒后杨院长才堪堪找回了自己的思绪,他不确定地再次询问:“你确定真的是亩产万斤吗?”
梁勇教授说道:“我倒是没有种一亩地,但30平米这么一块地方就能产出400多斤,这已经超过咱们以往任何水稻的产量了!”
梁院长激动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办公室里转圈,他想到了很多事情,想到了他们国家现在正在推广的那款农业塔,想到了现在正在沙漠里吃沙子也要建造水稻基地的黄玉华教授和谈芸教授,想到了现在买点粮食都要限购的国民……
挨饿的滋味不好受啊,哪怕现在熠国并没有到挨饿的程度,可粮食危机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将熠国的十几亿民众拉入深渊里。
所以说熠国坚持不接受过多难民是完全正确的选择,他们可以在能力之内对外进行帮扶,但首先确实要顾好自己国家的民众。
如今熠国被淹没的土地已经超过了3万平方公里,除去原本就没跟大陆在一起的一些岛屿以外,光是熠国大陆也已经淹没了2万多平方公里了,再加上现在高温天气,南方许多地方根本无法耕种粮食,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这绝对是非常重大的打击。
梁院长努力维持着冷静:“你现在把具体的数据整理一下发给我,另外种出来的水稻也尽快送来一份……”
这种水稻种子他分别给了好几个在外的农业实验室,天南海北的都有,而现在最先种出来的是梁勇教授,梁院长还要再对比一下其他地方种出来的水稻,看看产量上有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
电话那一头梁勇教授又提出了一个要求:“我能知道这种种子是哪位高人培育出来的吗?这实在是太惊人了!”
梁院长沉默片刻,他倒是知道这种子是哪里来的,但他并不能够告诉梁勇。
“这个呢,现在还是机密的事情,我暂时不能告诉你,如果之后可以透露了会告诉你的。”
听到梁院长这么说,梁勇教授也只好放弃这个想法。
他只是问了最后一个问题:“那你之前给我的种子还有多出来的,这些种子不用还给你吧,我还想再研究研究。”
梁院长这回倒是答应了:“你随便研究,要是能研究出个123也算是立了大功了。”
梁勇问道:“那基础的资料能给我一下吗?这手里光有种子,我也很难开展啊。”
正常来说,他们实验室各自的资料还是能够共享的,尤其是在这种特殊的时候哪怕是专利的东西,也不是不能商量,如果知道这位高人是用了什么技术培育出如此高产的种子,他们就能够尽快将其他品种的稻种也都提高产量。
梁勇教授觉得他这个要求还是很合理的,现在全国正处于危机阶段,这种时候还计较什么个人得失呢?大家不合作的话全国人民都有饿死的风险了!
然而电话对面的梁院长却诡异地沉默了几秒,梁勇听到对面的呼吸声,一时之间脑海里出现了无数可怕的场景……
几秒后,梁院长似乎是叹了口气:“资料也是没有的,现在我们手里只有这个种子。”
梁勇眨眨眼睛,似乎懂了什么……在以前战争和冷战的时期就有许多熠国的科学家因为有真才实学而被暗杀,还有的被迫害失踪,难不成这亩产万斤水稻的研究者……
梁院长可不知道梁勇教授脑子里已经过了一段非常完整的悲愤剧情,他这会儿迫不及待地想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任部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