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太子近臣(第2页)
不过大户们也不是以商事见长,毕竟他们做生意没有太多的新意,靠的是关系,做的是独家。他们更厉害的,是几百年来互相联姻,以血缘关系编织出来的一张利益的大网。世家子出去溜达,到哪都是认识的人,硬攀的话,到哪都有几分亲戚。同时他们利用土地、粮食,捆绑家族所在地的百姓,让百姓们累死累活的种地供养他们,同时也安稳不生事,保持着他们在地方的无上权威。
这些是王言比不过的,人家树大根深,都是政治盟友,他在朝堂上是真没什么盟友,差了太多。
当然在当了威海大将军以后,除了他掌握的海贸咽喉的职责,本身也是大隋的一派山头了。除了结好他做海贸的,也开始有了一些寒门出身的人跟他示好,军中更是不用说了,许多中层军官跟他示好,希望得到他的庇佑。
事实上他现在的名声是很好的,无论军士、农民,都在帮他吹嘘,一些行商也到处传播,说王言手下的农庄是有多么富足,庄户们生活的多么好。
庄户们生活的也确实很好,种地足够吃喝,家里养着一大堆下蛋的,隔三差五的吃只鸡没有问题,一个庄子里养的猪,因为不是同一批,也不都是过年杀的关系,也足够一个月杀一头肥的,大家分吧分吧填填油水。
养殖消耗的粮食,王言从海外进口填补消耗,同时大家因为吃了肉,粮食吃的就少了一些,一个个也是得到了营养补充的脸泛红光了。
同时因为王言持之以恒的投入教育,找寒门士子给庄户子弟们开蒙,过去许多年,长成的孩子们已经加入到了王言的商业帝国的各个岗位,忠心耿耿的给王言做事,他们把王言的产业,看的跟他们自己家的一样。
王言给的也确实多,盈余的部分除了必要的用以扩张的钱,以及持续不断的进行各种战略物资积累的支出以外,他给手下的人了相当多的钱,就是让大家都过好日子。
结果也确实是这样,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在军中就更简单了,不论是此前在太原,还是扬州,府兵们都是吃好喝好的,王言亲自跟地方大户敲诈要钱给大家红包。现在的水军更不必说,都是大财的。
同时他们的家人,也基本都是跟着王言吃饭。反正家里有困难,只要找王言这个大将军就对了。不管是缺钱,还是家里人被地方大户、官员欺负了,王言都帮他们出头。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王言的威信,就是这么一点点的积累起来的……
现在杨广上位,作为杨广最信重的人,王言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毕竟杨广今后顺位继承,王言这个可以放心的亲信,定然是权倾朝野。
杨广也不可能犯什么大错误,如同杨勇一般被撸下去,大家族们也知道杨坚、杨广是要压制他们的,王言就是最合适的人,而王言也一直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所以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大家自然要争取,同王言修好。至少也不能太过敌对,否则今后王言上位,专门盯着他们咬,谁也受不了。
是的,他们很直接的认为,王言就是杨广手下一条忠心的狗。
不过对此王言也没有排斥,毕竟这时候门下走狗还是好听的词呢,他也确实是忠诚杨广的,没人比他更忠诚。
这些人表示的亲近,他都毫不客气的接受。
其实这些人的用心也没有那么纯粹,他们的目的是同化了王言,大家同一个阵营,明面上给杨坚、杨广演演戏,糊弄糊弄你好我好大家好。
若非是王言已经娶了公主,他们也会将寻常人望都不能望的贵女嫁给王言,进行姻亲关系的绑定。现在不行了,他们的贵女嫁出来当妾室,那不是堕了自家门楣么,大家族的贵女外嫁,都是做当家大妇的。
王言的生活安稳下来,无视了派过来的各层级军官的动作,默默的维持着海上的秩序,安稳的经营着自家的生意,进行造反的力量储备。
对外的探索也扩张了不少,台湾、海南岛都成了补给站,包括日本、琉球,都被教训了一顿,日本有大量银子的消息也扩散了出去,眼红的大户们可以说是杀疯了。他们奴役人,搞分化,都很拿手,大家赚的很愉快。
最南端已经探索了澳洲,那边是一片广袤的土地,现了这个消息以后,让人们很振奋。目前正在那边寻找矿藏,要奴役不容易找见的本地人挖矿,要给他们带去文明。
对于海外土地的探索是一步一步进行的,沿着大6前进,到一个没现的地点,就做好海图,记好路线,在周边区域进行探索,而后在6地上搭建补给站,并以此为基,继续向前探索。
这个过程很缓慢,是以年为单位推进的,不过展了这么多年,结果还是很好的。至少东南亚已经探索的差不多,在西边已经摸到了三哥那边,眼下正处于笈多王朝末期,也是很强大的一个王朝。
而在北边,则是围绕着半岛过去,已经度过了白令海峡,到了北美,距离拿回那许多的种子已经不远了。
整体的踏足海洋的流程,是以王言的商队为主,他家的商队和水军和兵一处,承担了探索的任务。后边的大户们,则是跟在他的后边,犹如饕餮一般,到处捞好处。当然他们也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的后勤工作,建设补给站等等,都是世家出人出力。
而海贸的广阔土地,无尽的财富,让大户们都把眼光放到了外边,对大隋的百姓祸害的就少了,加上大隋的富裕,倒也真是国泰民安,开皇大治了。
不过虽然国内安稳,但是边疆地区却并不平静。
安静了好几年的突厥又不老实了,长孙晟的分化瓦解计策虽然有用,但是对这个好,那个就不高兴。
都蓝可汗向隋朝上表请婚,长孙晟建议把公主嫁给突利可汗,这是安义公主,等到安义公主死后,又有个义成公主,都蓝当然不高兴了,就要跟大隋找麻烦,于是屡屡犯边袭扰。
高句丽那边也不安静,开皇十八年,高句丽婴阳王高元率骑兵一万多人进扰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二月,杨坚命汉王杨谅、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领水6大军三十万,进攻高句丽。九月,强渡辽水又时逢雨季,军中疫病流行,军队不利而还。
当时王言还派了一万水军过去参战,结果打的很狼狈,毛都没捞到。
到了开皇十九年(599年)又是汉王杨谅总管三路大军,跟突厥打了起来。
也是这时候,经过了两年的时间,水军已经被接管的差不多了,又是爆大战的用人之际,于是在扬州已经九年之多的王言,终于解除了威海大将军的岗位,受诏还京……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