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2页)
面对贺绥的盘问,萧恪早就准备好了词,坦然答道:“面上功夫还要做啊!我如今无权无势,通政司的差事还没捂热乎就被拉来忙秋猎大典的事,总不能刚坑了薛家,后脚就给三皇子甩脸子吧!”
他句句都说得在理,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可也句句都不是真话,如果可以,萧恪也不想瞒贺绥,只是眼下诸事都需打点,实在不是和盘托出的好时机,便只能编些瞎话搪塞过去。
好在贺绥不是个疑心重的人,萧恪那话也算说得过去,便没有再提薛家的事。二人闲聊着,有萧恪在旁逗着,也赶上今日行猎,贺绥确实是难得畅快了一把,便将那些许疑惑和烦恼暂且压了下去。至于淮阳侯世子什么,更是早就被忘在了脑后。
约莫过了半个多时辰,三皇子才派人来叫。萧恪自半月前就开始忙秋猎的事,昨日更是赶了个通宵,如今难得能偷个懒,面上笑嘻嘻的,倒真像心无城府的半大孩子似的。
“贺公子。”
二人相携而来时正碰上意气风发的三皇子,刚行完礼,三皇子便一把揽住了萧恪的肩,对着贺绥说道:“你俩的坐席安排在那一桌,贺公子先去坐会儿。允宁本王借走一会儿。”
“殿下请便。”贺绥刚听了萧恪说过三皇子的心思,这会儿对他哪里有好感,礼节上无差错也便罢了,临走时有些担忧地瞧了萧恪一眼。
这会儿宴席的人来得不多,三皇子将萧恪拉到旁边一处,却提起了贺绥方才的模样。
“没看出来,允宁竟有这调教人的本事。贺绥那样的武将都能让你驯服。瞅瞅他临走时的眼神,含羞带怯的。男人也能如此这般?”
萧恪面上笑容不减,淡淡道:“三殿下说笑了。五大三粗的汉子哪里来得娇怯,殿下怕是看岔了。”
三皇子是铁了心要问清楚,拉着萧恪一个劲追问道:“那允宁要五大三粗的男人作甚?我瞧那淮阳侯世子和你说的那小郎君瘦得跟麻杆似的,经得住你胡来?”
“殿下,淮阳侯也是武将出身。他家世子虽未上战场却也不算瘦弱,至于另一位嘛…吃惯了野物,总想换换口味。倌馆的兔子虽然柔顺可爱,却也没有这瘦弱的读书人有趣。不过殿下放心,臣有分寸,断不会胡来。再说这里人来人往又没个遮掩,怎么着也得回京了再说,不然若是有个走错路的闯进来,岂不是什么丑事都让人看光了。”
三殿下面上露出了然笑意,他拍了拍萧恪的背道:“你有分寸就好。”
萧恪回席落座,贺绥偏过头来同他说话。
“三皇子同你说什么了?”
“纨绔子弟的闲话罢了,不值一提。”萧恪拿话随意搪塞了过去,毕竟三皇子那话说得着实不算体面,污言秽语,他可不想说给贺绥听。
旁人都是男女别席,偏萧恪这里两个男子凑在一起。他二人说话时的模样,在那些女眷看来着实臊人。可偏生他们长得都不错,萧恪长得清秀,又因为年岁不大,还透露出几分孩子气来;贺绥虽与萧恪同龄,但因其母出身异族,父亲又是武将,较萧恪更显得英武不凡。
只叹这二人是断袖龙阳,贺绥又是得齐帝金口玉言赐婚过府的,倒没了指望。
男子这边,尤其是那些今日猎物猎得不如贺绥多的,一个个都被下了面子,这会儿看贺绥的眼神多是憎恶掺杂了鄙夷。
可萧恪眼神移到他们身上时,一个个不是移开视线,就是低头装鹌鹑。他们大多都是得了家中长辈的嘱咐,虽不知前因后果,却也生怕一不小心被萧恪看中了抢回王府。
这男子入府给人家做妻已是折辱,贺绥如今得了齐帝亲口,虽未行大礼,却已是板上钉钉的正室名分,他们若是不幸被萧恪看中了,那便是人家的妾,这堂堂男儿做妾,还不如死了,是而没哪个还敢放肆地往贺绥和萧恪那桌乱瞅。
若说在场有例外,除了皇室宗族子嗣,便只有自恃身份的权贵公子,恰恰赵嗣应就是其中之一。
是而萧恪冲他笑时,淮阳侯世子除了回敬了一个鄙夷的眼神,并无躲闪。
反观萧恪,面上笑意却是更深。他执杯的手指轻轻摸索着杯壁,看似轻浮,心中却俨然已将赵嗣应看成了死人。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裴东安捯着小碎步过来,站定后拂尘一挥。
“圣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