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页)
过了许久,他终于松开手中的茶盏,像是方才那一问不过随口而谈,意味不明地挥了挥手:「起来吧。」
李长曳缓缓起身,垂眸谢恩,后背却早已冷汗浸透。
待她站定,皇帝已恢复惯常神色,甚至还带着一丝亲切的笑意,嗓音温和:
「这几次案子,你们做得不错。」
李长曳与陶勉对视一眼,尚未开口,便听皇帝再度道:「你们来看看这些。」
话音未落,王承已然上前,将几本奏摺恭敬呈上。
李长曳接过,翻开一看,眉头微跳。奏摺里,全是参陶勉的摺子:
「带着嫌犯查案,公私不分。」
「突然多日未曾去刑部报导,玩忽职守。」
「三天两头往城南跑,导致城南地价暴涨,扰乱民生。」
字字句句,言之凿凿,冠冕堂皇,细细看来,竟全都与她有关。
李长曳翻到最后,指尖微顿。最底下的一本,赫然写着她的名字——
「万年县典史李长曳,休假一月之久,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白拿俸禄。」
李长曳:「……」
好家伙,这群御史写起弹劾奏章,倒是比她破案还要花心思,笔下生花,污水泼得干净利落,字里行间仿佛她与陶勉不仅是祸害官场,简直是祸乱社稷。
她抬头看了陶勉一眼,对方神色未变,显然早已知晓这些摺子的内容,甚至连翻看都懒得翻。
皇帝并未看她,而是直接看向陶勉,语调沉静:「陶勉,你可知罪?」
陶勉神色不变,淡淡道:「御史所言,皆是事实。若陛下认为这些便是罪,臣自无话可说。」
李长曳心头一紧,险些没忍住去踩陶勉一脚。
怎么能这么说话?!
于是,她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此事恐有误会,陶大人绝非此等行事不端之人。」
她话音一落,殿内却无人接话。片刻后,皇帝缓缓道:「误会?」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李长曳,慢条斯理道:「这些摺子,可是御史们连夜送上来的。李大人是说,朕看错了?」
李长曳心头一颤,不敢再言。
皇帝慢悠悠地将茶盏搁回案上,眼神扫过她与陶勉,忽然轻声道:「不过,朕倒是有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不知你二位可愿接下?」
李长曳心下一沉,什么叫将功赎罪?原来从头到尾,皇帝根本没打算治他们的罪,而是早就想好了让他们接下某个烫手山芋。她偏头一瞥陶勉,果然,对方神色淡然,似乎对此早有预料,连眼皮都没动一下。
她终于明白,这哪里是什么审问?分明是提前挖好了坑,等着她往里跳!
她咬了咬牙,只得低头应道:「臣愿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