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1页)
皇帝未曾回应,只是轻啜一口茶,半晌才缓缓道:「王承,你跟了朕多少年了?」
王承低头,恭敬答道:「快三十年了。」
皇帝轻嗤一声,似是感慨:「是啊,三十年。朕还只是个无人挂念的皇子时,你和师姐便已在朕身边了。」
王承闻言,心头微紧,却不敢多言。皇帝素来少提旧事,此刻忽然提起,怕是因人起念。
果然,片刻后,皇帝道:「若是师姐的孩子还活着,如今应与那李长曳年岁相仿吧。」他垂下眼帘,似在沉思,半晌后轻笑了一声,语气淡淡:「只是她走得太早,又怎会留下什么孩子。」
话音落下,御书房一片寂静,仿佛刚才的一切不过是随口一谈,无关紧要。
王承垂眸不语,皇帝多年未曾提及往事,此刻忽然开口,反倒令人心惊。
窗外风声渐紧,院中树叶哗哗作响。
皇帝抬眸望向殿门之外,喃喃自语:「师姐啊,你当年为何要离朕而去?」
声音低沉,听不出半分情绪,像是一句感慨,又像是自言自语。
王承不敢多言,低头静立。
这时,殿外传来通报导——
「刑部侍郎陶大人丶万年县典史李大人求见。」
皇帝眸色微沉,气息尽数收敛,恢复惯常的冷漠威严。
「宣。」
李长曳第一次走入御书房,目光朝着四周望去,这御书房竟与她想像中截然不同。这里并无金碧辉煌的装饰,反倒素雅沉稳,书卷丶香炉摆放得极为规矩,倒更像一个普通的书房。
她紧紧跟在陶勉身后,一步不敢落下。待至正堂,带路的宦官轻轻掀开帘幕,她一抬眼,便见玉案之后,皇帝端坐在高位,身姿笔直,目光沉沉地落在她身上。
李长曳不敢多看,随着陶勉一同撩袍跪下,声音清亮:「臣李长曳,叩见陛下,陛下万安。」
空气骤然静止。
殿中无人应声,唯有香炉中袅袅升起的轻烟,缓缓散开。
李长曳伏地不动,四周静得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她能感觉到皇帝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
前方的陶勉亦察觉不对,眉头微蹙,不知皇帝打的是什么算盘。
许久之后,皇帝终于开口,他问道:「李长曳,这个名字,是谁给你起的?」
李长曳心神微凛,面色却丝毫未变,沉声道:「家中有一兄长,名长风,『曳』亦有风中飘摇之意,臣随兄之名,故名『长曳』。」
话音落下,御书房再次陷入死寂。
李长曳垂眸不语,袖中指尖却悄然收紧。师傅曾叮嘱过她,若有人问起姓名来源,便如此作答,万不可提及从前的名字。她原以为不过是句寻常叮嘱,如今却在此刻派上了用场。
半晌后,皇帝低低一笑,淡淡问道:「是吗?」
声音平静,听不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