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密室之解(第1页)
李清歌点头,迅速检视着墙面:"这砖块间隙不同,应有机关。"
上官临风以手抚墙,轻轻按压每一处可疑位置。突然,一块砖石微微凹陷,随即传来机簧转动的声响。两人对视一眼,只见墙面缓缓移动,露出一条黑幽幽的通道。
"果然如此!"上官临风从腰间取出火折子点燃,向通道内探去,"这密室竟还藏有暗道。"
通道狭窄阴暗,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空气中弥漫着久无人至的霉味,墙壁上附着薄薄的灰尘,却有几处被人擦过的痕迹,显然近期有人使用过。
"来,看这里。"李清歌指向墙上一处暗槽,"这应是控制密室窗户机关的结构。"
上官临风仔细检查,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通过这机关,可在离开密室后从外部锁紧窗户和门锁,制造密室假象!"
他小心操作那精密的机关,果然听到窗户处传来轻微的咔嗒声——那正是窗锁锁紧的声音。
"这就解释了为何门窗皆从内反锁,却无人在室。"李清歌思索道,"凶手可从暗道进入密室,杀害韩天明后,再通过暗道离开,并在外部锁紧所有门窗,造成密室杀人的假象。"
"问题是,谁知道这暗道的存在?"上官临风转身看向李清歌,"韩世远虽与父亲不和,但作为长子,应知此事。林叔作为贴身管家,可能也有所了解。至于赵世泽,外人身份,知晓此事可能性极小。"
两人继续顺着暗道前行,通道渐渐向下延伸,最终通向一间地下室。地下室空间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摆放着书籍、药材和一些生活用品,显然经常有人在此活动。
"有人在这里居住过。"李清歌环顾四周,视线落在一张简陋的床榻上。
上官临风翻检着桌上的物品,忽然发现一本手札。他拿起来翻阅几页,脸色渐变:"这是韩天明的日记!"
李清歌立刻上前,两人一同查看。日记记载零散,大多是些家长里短和生意往来,近期却多了不少关于寻找断玉和旧人的内容:
"又梦见梦华,二十载恍如昨日。儿子今年当有二十有二,不知身在何处,可还安好?"
"今日于旧物中寻得半块断玉,恍惚间若见梦华倩影。若有朝一日能觅得另半,当可与骨肉相认。"
"有人言府中藏龙,疑林叔来历非凡。细思之,其年岁行止,与吾失散之子相合。然需断玉印证,方可确认。"
"昨暮于墙缝中寻得断玉另半,与手中之物恰巧吻合。天意使然,吾儿林福矣。然未及相认,世远已有异动,恐事不妙。明日当公告家众,认回此子。"
最后一篇日记写于案发前一日,字迹潦草,透着焦急:
"世远勾连北狄,事情恐非善了。吾命恐休,存此日记以告后人。若我有不测,望林福得见此札,知吾心之所系。断玉已交予赵友代为保管,以防不测。"
看完日记,两人对视良久,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复杂。
"这日记印证了林叔身份,但也为案情增添变数。"上官临风沉声道,"韩天明确已知晓韩世远叛国之举,且已得到断玉另半,确认林福就是他的亲生骨肉。然事未成,便遭毒手。"
李清歌点头:"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所有嫌疑人的角色。"
收好日记,两人继续搜查地下室。在一处暗格中,他们发现了一函书信,都是韩天明写给林梦华的,却从未寄出。字里行间满是思念与悔恨,更有对那未曾谋面的孩子的牵挂。
离开地下室,两人沿暗道返回密室,决定进一步查探案情。暗道出口被他们小心隐藏,以防打草惊蛇。
回到静思斋,众人仍在等候。韩世远被两名侍卫看守,神情沮丧;赵世泽站在一角,面无表情;林叔依旧恭敬站立,只是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而黄士元则安坐在椅中,时不时瞥向林叔,神情莫测。
"王爷,可有所得?"林叔上前问道。
上官临风不动声色:"略有所得。密室之谜已然揭开,凶手借暗道进出,制造密室假象。"
此言一出,韩世远脸色大变,赵世泽微微皱眉,黄士元则露出惊讶之色。唯有林叔,依然从容不迫。
"暗道?"韩世远结结巴巴地说,"父亲从未提过有什么暗道!"
林叔轻叹:"大少爷有所不知,老爷在建造静思斋时确实设计了一条密道,以备不时之需。但知晓者寥寥,除老爷外,恐怕只有我和负责建造的工匠知情。"
"你为何不早说!"韩世远怒喝。
林叔平静回应:"无人问及,我自不会主动提及。况且,这暗道是老爷的隐秘,非我所能随意透露。"
上官临风看向黄士元:"黄老先生可知此事?"
黄士元摇头:"老朽与韩天明虽交好,但此等机密之事,他从未提及。"
上官临风转向赵世泽:"赵公子近日与韩老爷接触,可知道他找到断玉另半一事?"
赵世泽微微一怔,随即恢复平静:"回王爷,家父确实提及韩老爷近日找到了与断玉相合的另一半,并确认了林叔的身份。但具体如何寻得,我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