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锁中之死(第1页)
金秋的傍晚,夕阳为古城的每一片瓦顶镀上一层金色。城东最富丽的宅院——韩府门前,已经挤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几名官差和衙役站在大门两侧,拦住想要一探究竟的人群。
"退后!都退后!"为首的捕头大声喝令,"此乃命案现场,闲杂人等速速散去!"
议论声从人群中四起:"听说是韩老爷死在自己的密室里了!""那密室可是韩老爷亲自设计的,听说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这不是见鬼了吗?难不成真是阎王爷来索命?"
韩府深处,一座精巧的二层小楼前,韩家众人神色各异地站在庭院中。这座被称为"静思斋"的小楼,是韩天明平日处理家族生意和休憩思考的地方。楼上那间著名的密室,此刻已成了死亡之所。
"来了!"有人低声提醒。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身着官服、气度不凡的青年男子走入院中,身后跟着几名侍卫。他面容俊朗,举止从容,不是别人,正是七王爷上官临风。
"参见王爷!"韩家众人连忙行礼。
上官临风微微颔首:"免礼。韩天明的尸身可曾移动?"
一位年约五旬、身着管家服饰的中年男子上前躬身道:"回王爷,老爷的尸身仍在密室内,一切如初发现时。"
"你是?"上官临风问道。
"小人林福,家主生前的贴身管家,府中人都唤我林叔。"管家低声回答,面容哀戚,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右手不自觉地抚过袖中似乎藏着什么物件。
上官临风点点头,随即转向旁边一位衣着华贵、神情慌张的年轻人:"你应是韩家长子韩世远吧?"
那年轻人连忙躬身:"是,小人韩世远,家父昨夜遇害,还望王爷明察秋毫,为家父伸冤。"
上官临风观察着韩世远的神情,若有所思:"韩公子不必着急,本王定会查明真相。只是,此案颇为蹊跷,我已请了一位擅长此道的友人协助调查。"
"不知是何人?"林叔小心翼翼地问道。
上官临风没有立即回答,因为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已经在院门处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淡青色长裙的女子缓步走来。她面容清丽,神态平和,眉宇间却透着一股令人不敢轻视的气度。
"李姑娘。"上官临风微微一笑,似有期待之色。
"王爷。"李清歌轻轻点头致意,目光已扫向那座静思斋,心中已开始思索案情。
"这位是李清歌姑娘,"上官临风向众人介绍,"精通通灵之术,曾协助破获多起难解案件。"
"通灵师?"韩世远面露疑惑,"王爷,家父之死虽然蹊跷,但恐怕不是什么鬼魅作祟,定是有人谋害!"
林叔则神色一变,紧张地打量着李清歌:"李姑娘既然精通通灵之术,可否。。。"
"林叔,你与李姑娘素不相识,有何可问的?"韩世远皱眉打断,言语间带着一丝不耐烦。
李清歌平静地看了韩世远一眼:"韩公子不必紧张,我此来只为协助王爷查明令尊死因。能否先带我们去案发现场?"
"这。。。这边请。"韩世远有些尴尬地点头,领着众人走向静思斋。
静思斋外观素雅,二层装有精美的雕花窗棂,整体建筑既有富贵气派,又不失文人风骨。院中种植着几株古松,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为整个院落平添几分肃穆。
林叔走在前面,为众人介绍道:"老爷生前最喜静思斋,每日都要在此处理家族生意和阅读古籍。二楼那间便是老爷特意设计的密室,平日里除了老爷本人和打扫的下人,旁人不得随意进入。"
"那这密室有何特别之处?为何称之为密室?"上官临风问道。
林叔叹息道:"老爷年轻时曾遭遇刺杀,自此对安全格外重视。这密室设计精巧,除正门外别无他路,窗户皆有特制机关,从内锁死后,外人绝无法进入。"
"那今早是如何发现韩老爷遇害的?"李清歌问道,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是。。。是我发现的。"韩世远犹豫了一下,说道,"父亲每日卯时便起身处理家务,今日一反常态未曾出现。我派人叫门不应,心生疑虑,便命人破门而入,这才发现父亲已。。。已经。。。"
"可门窗既然皆从内锁死,又是如何进入的?"李清歌直视韩世远,观察他的反应。
"我命人从窗户破入,"韩世远避开李清歌的目光,"这密室虽然机关精巧,但在紧急情况下,还是能破坏其结构的。"
说话间,众人已来到二楼密室门前。门已被修复,但仍能看出被强行破坏的痕迹。一名官差守在门口,看到上官临风,连忙行礼。
李清歌没有立即进入,而是仔细观察着门锁和周围的痕迹。上官临风则在一旁静静等候,深知她的习惯。
"门锁确实是从内侧锁死的,"李清歌轻声道,"无强行开锁的痕迹,应是死者自行关锁,或是。。。"
她没有说完,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韩世远一眼。
韩世远脸色一变:"李姑娘此言何意?难道怀疑我对父亲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