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梨园惊魂(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此剧久未登台,又是苦情悲剧,有些演员不太情愿,尤其是。。。"班主欲言又止,"算了,说这些也无用。要我说,这事绝非寻常,定是有鬼魅作祟!"

上官临风不置可否,继续查看现场。李清歌见问不出更多消息,悄悄退出了化妆间。但刚走到走廊上,就听见身后有人喝道:"站住!"

她回头一看,正对上上官临风那双含着笑意的眼睛。

"李神探,扮作丫鬟混入案发现场,手段倒是老辣啊。"上官临风的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眼中是藏不住的欣赏。

李清歌索性挺直腰杆,坦然道:"我不过是对这桩案子感兴趣,想看看能否助王爷一臂之力。"

"助我?"上官临风眉梢微扬,"之前在湖边怎么没见你这么热心?"

"我一向乐善好施,"李清歌眨了眨眼,装作一本正经,"见王爷一人查案辛苦,自然要伸出援手。"

上官临风轻笑一声,显然也想起了两人上次合作的经历。他朝四周看了看,确认无人注意,才压低声音道:"此案确实蹊跷,若你有兴趣,倒也可以一同查探。"

"王爷转性了?"李清歌有些惊讶,"竟肯让我这市井小民插手朝廷要案?"

上官临风笑了笑:"湖畔奇案时你已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本王向来惜才。"他顿了顿,又道,"不过,正式场合下你得自称是我的助手,否则难以向上面交代。"

正当两人交谈时,班主从化妆间走出,看见这一幕,连忙行礼:"王爷,这位姑娘是?"

上官临风刚要开口,李清歌抢先一步道:"在下李清歌,家父李澄清曾是礼部主事,家母孙氏乃是孙尚书之女。我自幼听家母讲述戏曲逸事,对贵班的《霜华剑》颇有了解。听闻几位名角相继离世,特来拜访,望能助王爷和班主一臂之力。"

这番话纯属胡编,李清歌哪来什么官宦世家的背景?但在这等场合,一个有体面身份的姑娘,比一个市井通灵师更容易被接受。

上官临风挑眉看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笑意,显然看穿了她的小把戏,却并未拆穿。

果然,听到她的身份,班主顿时眼前一亮:"原来是李小姐!孙尚书大名,老夫自然知晓。请恕老夫眼拙,未能认出小姐。"

李清歌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班主:"这是家传之物,班主不妨一看。"

班主接过玉佩,见是上等和田玉所制,纹饰精美,连连点头:"果然气度不凡,怪不得与王爷相识。"

上官临风在一旁看着李清歌的表演,眼中满是促狭:"李小姐见多识广,想必对此案能有独到见解。不如我们打个赌如何?"

"王爷请说。"李清歌挑眉。

"三日之内,谁能先破此案,谁就主导后续调查。若你输了,须得听本王安排;若我输了,允你全权处理。"上官临风眼中闪着兴味,俨然把此事当成了一场游戏。

李清歌了解这位王爷的性格,表面上风流不羁,实则心思缜密,办起事来一丝不苟。这番赌约,倒像是他激励自己的方式。

"一言为定!"李清歌爽快应下。

班主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女子竟与当朝七王爷如此随意打赌,倒像是多年故交。

赌约既定,上官临风正色道:"今日就到此为止,我还有其他线索需要查证。李小姐若有发现,可随时来找我。"

"王爷放心,若有进展,定当相告。"李清歌微微颔首。

待上官临风离去,李清歌继续向班主询问案情细节。班主见王爷已走,也放开了些,向她透露了更多内情:

"这《霜华剑》虽是名剧,但多年未曾演出,此次重排是因为班中新晋红角儿白露霜力荐。她是去年才加入的,但因姿容出众,演技精湛,很快便成了台柱。只是她与三位死者关系并不融洽,尤其与齐星儿,更是水火不容。"

"哦?为何不和?"李清歌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线索。

班主叹气:"说来话长。白露霜年轻气盛,一心想演《霜华剑》中的霜华,但此角色一直是齐星儿的拿手好戏。两人为此多次争执,甚至当众翻脸。荣叔和霜三爷都偏向齐星儿,认为白露霜资历尚浅,不宜担此重任。"

李清歌若有所思:"那现在三位死者都已离世,白露霜岂不是如愿以偿?"

班主面色一变:"李小姐此言差矣,白露霜虽与三人有些摩擦,但绝不至于害命。再说,这种离奇死法,哪像是人为?"

李清歌不再多言,又询问了一些细节,终于告辞。离开长乐班时,她远远望见上官临风正在与几名捕快商议什么,嘴角不禁微扬:"王爷表面风流,私下却是个认真人,真有意思。"

回到小院,李清歌取出从齐星儿梳妆盒中偷来的发簪,仔细查看。这是一支普通的银簪,簪头雕刻着一朵菊花,工艺精细但并不名贵。

"且看看你能告诉我什么。"她轻声自语,盘腿坐在蒲团上,将发簪放在掌心,闭上眼睛,运起通灵之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