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2页)
赫舒看着那枚骨笛,望眼欲穿,便说:
「居次,我也想要一个骨笛。」
「那这个送你?」诃息笑着说。
她已在骨笛上穿了一根红绳,便将其轻轻抛向赫舒。赫舒接住,快活地挂在颈上,又漂亮灵巧起来。
「真好看啊,居次。」
「快走吧!」诃息笑道。
*
近来朝中出了一件大事,陛下声称母族的吕宥功绩颇丰,为尽外甥敬爱之情,将吕宥封了镇国公,全家迁回长安宣阳坊赐宅养老了。
吕宥一夜之间多了个国公名号,却丢了庆州虎符,乃是明升暗贬了。
国舅爷乃是陛下母家至亲,陛下作太子时是靠山,作了陛下却怕他拥兵自重丶威胁皇权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大事——乃是色然归顺大靖,正式称臣,以为属国。
胡拜提勒带回了色然的降表,也一并带回百匹良马丶金银器具无数,以作大靖公主和亲之聘礼。
而闻凇已多日没有上朝。
闻淙从未明说,可朝中无人不知,陛下此番却是要将亲妹妹嫁去了。先帝临终前给她一个王公之名,如今却是不废而废。
主宰命运的机会只是短暂地到过她的手上,但也不过一场泡影。到头来,她还是一枚身不由己的小小棋子。
王公可恶,公主却好用。
闻凇心中想。
千音阁的舞曲排至最后一拍,闻凇鲜见地在乐曲终了后依旧若有所思,一幅心神不宁的样子。直到为首那吹竽的乐师朝她作了个长揖,她才恍然大悟,抬起头。
「好……都挺好的。」
她连曲子中的错音都未听出来。
乐师脸上的神情愣了一下,此时香兰走入,同闻凇说道:
「殿下,皇后娘娘来了。」
闻凇匆匆赶去,诃息正坐在亭台之中等她。她如今也是汉女打扮了,稍深的肤色被层层的珠粉盖住丶满头的珠翠如同绑住鹰隼的锁链。
诃息身后堆叠几个箱子,见她过来,她莞尔一笑。
「我听闻你要到色然去,便为你准备了一些东西。」
闻凇这才看到,那些木箱之中俱是貂裘皮靴等物。
「色然的冬天很长,只有穿这些才能保暖,你们中原的棉衣锦袍挡不住色然的风雪。」
诃息说着,又从某处摸出一个瓷罐。她将罐子打开,放在鼻尖下一嗅,又递给闻凇看。
「色然的茶叶也不怎么好。很少能买到中原最好的茶叶,这些你也带去……还有蜂蜜,色然人不养蜂,去了只有奶糖,你吃不惯……」
她那些箱子就如同百宝箱一般,接连不断地被她摸出各样无人想到过的东西。那皆是诃息远嫁中原之后才发觉的缺漏,如今她便一个一个替闻凇补上。
闻凇怀中抱着那一件狐裘,就如同抱着诃息沉甸甸的心。举国上下似乎都为她的和亲忙碌着,忙着准备典籍丶农书丶钱粮铜铁,唯有诃息,想着色然的冬天很苦寒。
「多稚其还小,你们不会有孩子,呼乐不会害你,」诃息忽而说道,「但她聪明丶又狠心,如果她欺负你,你不要理睬她。」
她似乎想说「狡猾」,奈何她会说的中原话里没有这个词。诃息想了许久,搜刮着还未说出的叮嘱。许久她又想到一事,便说:「多稚其被惯坏了,但毕竟是小孩子。你对他好,不会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