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巧的是,朝廷的军队正是迎风的那方,顶着满天的风沙,根本无法作战。与之相反的是燕军顺风而动,朱棣从左右翼攻破了敌军的方阵,盛庸大败。】

叶楚感叹一声:【这场大风就像是特地来帮助朱棣的一样,重新确立了燕军的优势地位。】

众人:哇,原来风系魔法师是这个意思。

秦朝,听了天幕所言嬴政十分好奇,难不成这朱棣真有控风的能力?上次白沟河也得旋风相助,从而安然脱身了。

没想到叶楚接着说:【但偏偏这还不是一次偶然事件,之后朱棣进军真定,两军交战时,又突然刮起了猛烈的狂风。】

明朝众人:???

朱允炆:不是吧!还有?

【直接把朝廷的军队吹得四分五裂,不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被朱棣率军围攻,斩首六万多人,大败朝廷军队。】

【也正是这次的大战致使朝廷主力军损失惨重,从正面战斗转为了较为缓和的间接作战,比如谈判啦,反间啦之类的方式。】

洪武末年,朱元璋看着朱棣,心中也在思索,老四莫不是真是天命在身?

「老四,你认为自己为何次次皆有大风相助?」

朱棣微微一拱手,挺直了背:「这是天命所在,非人力所能为!」

朱允炆破防了,指着朱棣说:「胡言乱语!这不过只是偶然罢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照你这个说法,朕是该改立太子不成?」

朱允炆急了:「皇爷爷!」

朱棣一笑:「爹,儿子可没这么说,一切由您决定。」

说罢垂下眼眸,若是能由正统的身份继承大宝自然最好。朱允炆不过黄口小儿,也值得老爷子费心尽力的帮他登上皇位,可笑!

【但明显朱允炆的手段比起他四叔来说,太过稚嫩了。朝廷这边打着拖延时间的算盘,朱棣又何尝不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呢?】

【六月,燕军瞒过朝廷到达沛县,焚烧了大量粮船,损失粮食数百万石,京师震动。藉此,燕军接连攻下重镇。】

【眼见战事不利,建文帝的老师方孝孺想利用朱高炽与朱高煦兄弟二人的世子之争上演一出反间计,可惜朱高炽连信都没有拆就直接送给了朱棣。】

叶楚促狭的笑:【其实方孝孺也没想错,朱高煦后来确实谋反了。不过现在嘛,皇位都还没有到手呢,当然是一致对外了。】

永乐年间,朱高煦麻溜的就跪下了。

朱棣横眉一竖:「老二!你胆子倒是大!」

朱高煦低着头,暗暗撇嘴,不是你老暗示我说老大身体不好,结果最后还是选了老大继位。

朱高炽还是一副老好人的笑容:「父皇,想来二弟也是受奸人撺掇,才糊涂行事的,还望父皇见谅。」

朱棣眼中有些复杂,老二骁勇善战像极了自己,在战场上也是数次救驾,自己原本就有些不喜老大仁善的性子,所以对于继承人之事有些犹疑。

只见天幕中叶楚神色一正:【明仁宗朱高炽其实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朱棣领兵征战在外,但并不代表北平是安稳的。但朱高炽坐镇后方从未有失,继位后也是开创了着名的「仁宣之治」。】

【不过可惜了,唉,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讲讲这位明仁宗。】

永乐,朱棣眼神一凝,什么意思?难不成因为老二造反造成了什么很大的影响?

老大能得「仁」字为庙号,想来干的不错,为了我大明江山永固,是时候叫老二收一收那些个不该有的心思!

朱棣冷哼一声,敲打了朱高煦几句,朱高煦只能憋屈的应了是。朱高炽也是恭敬低头站在一旁,只是嘴角的笑容似乎更加深了一点。

【但其实朱棣此刻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迄今为止燕军靖难已经两年多,虽然胜多败少,可是由于兵力不足,始终无法巩固取得的胜果,仅仅只能据有三郡之地。】

秦朝,嬴政拿出先前绘制过的明朝地图,仔细思索。

毕竟是对抗中央朝廷,这朱棣虽然看似赢多输少,却始终没有去发展巩固的时间。那些望风投降的州郡能够投降朱棣,自然也能在来日投降建文帝。

嬴政眼神一狠,若是朕是朱棣,便直接放弃按部就班的攻城掠地,南下直取京师。反正都是皇室正统,只要拿下朱允炆,继位指日可待!

【朱棣一狠心,直接放弃了在山东与盛庸等人纠缠,整军挥师南下,想要直取京师。到达徐州后,燕军与朝廷多次交手,却久攻未下。】

【这时,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发生了。】

【灵璧之战时,朱棣的燕军以三声炮响为号发起进攻,不巧的是守军也用三声炮响作为撤退信号。】

【炮响之后,朝廷大军纷纷跑路,燕军则乘势追击,生擒敌将官员数百人,所获降兵物资不计其数。】

明初众人:虽然想过是什么意外,但这个真的很离谱,燕王真的没有开挂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