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洪武年间,小朱棣悄悄红了脸,捋走自己从小和徐家妹子一同长大,将来肯定要娶她进门的!

老父亲徐达:有点欣慰自家女儿如此出色,也有点想揍朱棣这个拱自家小白菜的臭小子!

【在朱棣征战前线,也有两个儿子朱高煦和朱高燧继承了他的军事天赋,勇猛征伐,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大功。】

【朱允炆这边嘛,看似人手众多,实则有本事的没几个。】

朱允炆:(崩溃大哭)。。。。。。

【很快,获得宁王馈赠的朱棣在会州整编军队,兵分五路,向南进军,并且渡过已经结冰的白河打败了李景隆的哨探部队万馀人。】

宁王:是强抢!不是馈赠呜呜呜!

朱允炆:无人在意的角落,我的大军又损失了一万人。

【当天,燕军与李景隆大军在郑村坝发生了大战,连破对方七个营地,李景隆见战事不利,命令大军轻装撤退回山东德州。嗯,没错,这次他又给朱棣留下了数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

【更令人无语的是,李景隆撤退的太快,没有来得及通知围攻北平的友军,于是朱棣轻而易举的拿下了他们,顺手又收割了一波物资。】

洪武末年,朱元璋都无语了。李景隆这小子是一点文忠的本事都没有继承到啊,这哪里是去平叛,简直是去资敌啊!

下手的朱允炆已经气得不行,这个李景隆怎么回事!生怕燕王打的不够快吗?

朱棣嗤笑一声,大侄子也未免太小瞧自己这个叔叔了,这种货色也敢派来?

【郑村坝之战结束后,朝廷军队几乎损失了10万人,而朱棣的实力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为了让朝廷大军疲于奔命,朱棣决定调转方向攻打山西大同,不过一月广昌丶蔚州接连投降,朱棣兵临城下。】

【而此时的李景隆究竟有没有看破朱棣的计策呢?】

第14章朱棣:感谢老铁送来的馈赠!

叶楚戏谑一笑:【不负众望,由于大同的军事地位要紧,李景隆并没有想到这可能是一出空城计,毅然选择出兵救援大同。】

【没想到燕军却退回了北平,让他的大军在冰天雪地中白白奔波了一趟,不仅损失了大量士兵装备,更是严重打击了大军士气。

【于是再三考量下,李景隆不得不写信给朱棣请求停战。】

【最戏剧性的是燕军在出兵大同的路上意外遇到从蒙古来投降的军队,顺手就收编了。比起朝廷这边倒霉不断的境地,朱棣起兵之后可以说是如有神助了。】

洪武初年,朱元璋摇了摇头,山西大同乃是历朝历代的军事重地,加上天寒地冻行军不易,哪是轻易可以攻破的?

底下的大臣都暗暗瞟向小朱棣,难不成燕王真有天命加身?

朱标也是轻轻叹了一口气,不难听出允炆性格仁弱,又缺少谋断,还派出一个同样青涩的李景隆去平叛,也怪不得四弟心有不服。

【其实在靖难之役中朱棣也并非一帆风顺,好几次差点丢掉了性命,但每次关键时候总有神风相助,所以朱棣也喜提了「风系魔法师」的外号。】

明初众人:?

小朱棣挠了挠头:什么是风系魔法师啊?

【在着名的白沟河之战中,朝廷大将瞿能父子勇猛冲杀,绕后攻击燕军得手,将朱棣包围在了大军之中。】

【朱棣率军突击,冒着箭雨,先后换了三匹马,射光了三筒箭,宝剑也被砍断,几乎已经要到穷途末路。】

【还好他急中生智,在河堤上高举马鞭假装援军来到,李景隆果然上当,减缓了攻势。而此时朱高煦也引兵前来救援自家老父亲。】

【不过虽然李景隆是个笨蛋上司,瞿能还是有眼力的,再次高呼「灭燕」,势要趁他病要他命,一举歼灭朱棣。】

【就在此时,一股旋风凭空出现直接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军队瞬间大乱。】

洪武末年,本来听到自家皇叔已经被逼入绝境,朱允炆还暗自窃喜。谁知道突然出现的旋风不仅救了朱棣一命,还将胜利的天平彻底推向了他。

为什么朱棣总能逢凶化吉!凭什么!孤才是太子,才是真命天子!

上座的朱元璋坐在皇座上,即使他已经迟暮,也仍然还是那个予夺生杀的多疑帝王,光影明灭间几乎看不清他的神色。

一片沉寂的室内,几乎只能听见微不可闻的呼吸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