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龙国第一台无人机翼龙一号(第2页)
这些优点,正是其他那些"高大上"的无人机所不具备的。
那些先进的无人机固然性能强大,但复杂的系统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掌握,高度依赖地面设施的特点也限制了它们的实战价值。
"就决定是你了。"方宇在图纸上画了个圈,"先把最基础的东西做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等到工业体系跟上来了,想造什么都不是问题!"
然而,在说出这句话之后,方宇忽然想到了什么,眉头一下子蹙了起来。
无人机的整体方案已经确定,但通信问题却成了一个大难题。
"没有卫星中继,这就麻烦了。"他揉了揉太阳穴,"未来的'翼龙'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执行任务,靠的就是北斗卫星系统的支持。"
但现在是94年,别说北斗了,就连GPS都还在建设中。
龙国的通信卫星更是屈指可数,根本无法支撑无人机的远程控制需求。
"用地面站直接控制?"
这个念头刚刚升起,方宇便摇摇头。
"受地球曲率影响,信号传输距离最多几十公里,而且还容易受地形干扰。这不是长久之计。"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等等……为什么一定要用卫星?"方宇眼睛一亮,"我们完全可以用高空中继平台啊!"
他快步走回办公桌,抓起笔在纸上画起来。
"如果在高空部署一架固定翼飞机作为中继站,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这个想法让方宇越想越兴奋。
一架改装的运输机,在7000-8000米的高空盘旋,完全可以覆盖数百公里范围的信号中继需求。
"而且这种方案还有个意想不到的好处……"方宇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中继机不仅能转发控制信号,还能作为移动指挥所。这样满光之就能在空中直接指挥作战了。"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如何保证中继机和无人机之间的稳定通信?
"得设计一套新的数据链系统。"方宇在本子上记录着,"要能抗干扰、保密性强,最重要的是延迟要小……"
他突然想起未来"暗剑"无人机上用的那套通信系统。
虽然不能完全照搬,但其中的一些技术理念倒是可以借鉴。
"可以采用跳频技术,配合定向天线……"方宇快速记录着思路,"再加上简化版的加密算法,应该能满足基本需求。"
这种设计虽然比不上卫星中继,但对于现阶段的需求来说已经足够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技术都在当前工业水平可实现的范围内。
"等等……"方宇又想到一个问题,"万一中继机出现故障怎么办?"
他略一思考,又补充了一条:"要给无人机加装自主返航系统。一旦失去信号,就自动返回基地。”
“这个功能必须有,宁可其他性能差一点,安全性绝对不能含糊。"
看着面前密密麻麻的笔记,方宇满意地点点头。
虽然没有卫星中继,但这套"空中中继"方案也算是个不错的替代方案。
"而且……"他若有所思地想着,"等将来北斗系统建成后,只需要换装相应的设备,就能直接升级成卫星控制。”
“这样既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又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了空间,简直就是一举两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