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龙国第一台无人机翼龙一号(第1页)
052驱逐舰的改造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在确定了研究方向之后。
方宇还是决定,先把给满光之的无人机给搞出来。
“系统,立刻把‘翼龙一号’无人机的全部生产资料导入我的脑中……”
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方宇闭上了眼睛对脑海中的系统说道。
之所以方宇决定,挑选翼龙一号作为龙国的第一款军用无人机,也是有他的考量的。
方宇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开着几张草图。
作为一个来自未来的军工专家,他对龙国未来的无人机发展了如指掌。
"彩虹四号?暗箭?翼龙10?"方宇摇摇头,"这些确实都是好东西,但现在根本造不出来。"
很简单,看一款无人机能不能被制造出来,无非只需要看几个点。
那就是工业基础、技术积累和使用门槛。
"彩虹四号虽然性能优秀,但对复合材料的要求太高。”
“现在的工艺水平,连最基础的碳纤维都做不好,更别说蒙皮了。"
"至于暗箭……"
方宇喝了一口保温杯里的茶水,吐出一口茶叶梗,苦笑着摇头。
"隐身设计、高空长航时、高度智能化,这些都是2020年后的技术,现在想都别想。"
"翼龙10就更不用说了,全复合材料机体、分布式电推进系统、人工智能决策……这些概念在现在这个年份,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方宇站起身,走到窗前。
远处的工厂烟囱正在冒着白烟,那是金属加工车间在工作。
"现在的关键不是造出多先进的无人机,而是要为龙国无人机产业打下基础。"他喃喃自语,"要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
很快,系统已经将所有翼龙一号的生产资料,导入完成。
方宇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拿起笔来,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很快就划出了一个翼龙一号的草图。
"这才是最适合的选择。"
翼龙一号的设计非常务实。
9米的翼展,1000公里的航程,20小时的续航时间,这些参数在94年看来已经相当惊人,甚至比自己答应给满光制造的无人机的技术指标还要强!
但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说,却是完全可行的。
"最重要的是结构简单。"
方宇在图纸上勾画着:"常规的后推式布局,简单的全金属结构,这些都是现有工业体系能够支撑的。"
他特别欣赏翼龙一号的动力系统设计。
使用改进型活塞发动机,虽然不如涡桨发动机先进,但可靠性高,维护简单,最适合首次尝试军用无人机的部队使用。
"再看看它的任务载荷。"
方宇继续分析,"200公斤的挂载能力,足够携带光电吊舱和小型导弹。”
“最关键的是,这些设备都不需要太尖端的技术,用现有的改改就行。"
当然,除此之外,方宇还特别看重翼龙一号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超长的滞空时间。
20小时的续航能力,意味着它可以执行一整天的侦察任务,这正是满光之最需要的。
"而且……"他露出一丝微笑,"翼龙一号的设计特别注重实用性和可靠性。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最适合部队快速形成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