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那人见到江映华,赶忙叩首一礼,从怀间颤巍巍掏出了印信,自证身份。

正在此时,颜皖知骑马自外间归来,行色匆匆,一脸严肃。江映华转眸看向她,便知她有要事,是以出言吩咐:「你二人一道进来,正厅议事。」

「吴刺史,你先说说要报何事,怎如此狼狈?」江映华在正厅落座,直入正题。

那老刺史转眼瞄了下颜皖知,江映华勾了勾嘴角,「尽管说来,她若是靠不住,便是陛下和本王都蒙了心了。」

刺史闻言,朝着颜皖知躬身一礼,「下官有眼无珠,不知是颜长史,恕罪。」

颜皖知躬身回礼,「吴刺史,正事要紧。」

「殿下,臣连夜来此,乃是为永王入京一事。您下令并州驻军西进,而昨日傍晚几乎同时,并州都督李笑便暗中调兵,控制了府衙。臣觉察此事蹊跷,恐州府内有人与永王里应外合,便扮作百姓,溜出来报信了。」吴刺史正色回报。

州府都督围了刺史府,倒是新鲜。江映华听得此语,暂且按在心里,转头问颜皖知,「长史的消息与这可相关?」

「回殿下,前方线报,永王一行人马自银州出,经宁州入并州,一路无人亲眼见过永王其人。探子急报,昨夜并州边防驻军与永王人马沿河僵持,期间两方各有传讯,但至今无进展。」颜皖知躬身,有条不紊的回禀。

「西边军动向还需几日?」江映华蹙眉,此间事或有诈。

「最早今晚,最晚,后日可到。」颜皖知见江映华愁眉深锁,便也猜得几分。

「吴刺史,空口无凭,并州地方事务,本王无权插手。吾会派亲卫暗中护送你回去,另命长史修书一封直递京中,烦请刺史一并署名用印。」江映华思量须臾,开口吩咐。此事眼下线索不多,还得上报朝廷决断才是。

二人依言,共同修书一封,道清原委,江映华过目后,一并盖上官印,嘱托颜皖知八百里加急,递送大内。

此间事了,江映华吩咐管事引刺史下去休息,晚些送人回去。独留颜皖知在侧,苦思良久道:「此事你如何看?」

「并州曾是永王治下,不无勾连可能。若密报归来,边军确有异动,那永王只怕不是入京兴师问罪这般简单了。而至于这两千亲卫护送的人,若真是永王,殿下不得不放弃并州军,加紧再布防线;若不是,永王便是用诈,定要借边军行谋反之实。」颜皖知分析的十分清楚。

江映华听罢,深感二人思量到了一处。可这分明是她最不愿见到的,若真如颜皖知所言,三哥不是因为母亲身故,一时冲动,而是蓄谋已久,伺机而动。

江映华手撑额头,长舒一口气,道:「此次,不论真假,三哥出其不意,我骑虎难下了。调度并州军,在我职权以内,可若是擅动振威军,我手握兵符的事,便瞒不住。但传讯京中请旨,一来一回起码三日,并州真的沦陷的话,我难辞其咎。皖知,我,我该如何是好?陛下可有传讯来?」

「陛下尚无传讯。殿下,事急从权,大局为重。眼下唯一局势最不明朗的,便是并州。臣命人再探,今日傍晚便能有消息,殿下何不早做打算,安排好部署,一声令下便能开拔?」

「若我带两千亲兵,再命封地六千州兵随我先入并州,你代我补一请旨的奏表,如何?」江映华的语气近乎请求。

「殿下胡闹!以身犯险不提,您又要擅自行事,罔顾律法,您忘了当初节度使叛乱的教训了?您调兵暴露兵符何妨,那是陛下首肯的,您私调地方兵往他处,才是当真与永王一般,践踏君王底线。」颜皖知一听这话便来了火气,沉声斥责。

她江映华忧心并州,是情理之中。但每到事情有急,便不管不顾的要冲过去守着。可她忘了,她守的人,是帝王。但凡危机解除,那人便会反覆思量江映华的一举一动。即便陛下不怪罪,也难保她的行为,不被别有用心之人拿来做文章。

「我知道了,那我等你消息,再做决断。」江映华吃瘪,颜皖知的指责反倒另她冷静了下来。即便并州军与永王沆瀣一气,也不过一万兵马,江映华到时再率大军前往,人数占据优势,也来得及的。她不想再把自己搭进去,吃力不讨好了。

「殿下,刺史得快些送回去,莫让人察觉异样,生了变故,打草惊蛇。」颜皖知见她冷静下来,便出言提点。

「你说的是,还是尽早,你去安排,有消息第一时间回报给我。」江映华有些疲累的轻声吩咐,眉目中透着无力。

颜皖知也不多客套,抬脚转身便步履生风的离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