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今年的天色格外寒凉,落雪也比往年更频繁些。只是江映华问过通晓农时的属官,言说天气虽冷,可瑞雪盈门,乃是丰年之兆。如此,便是最好了。百姓靠天吃饭,北地便于耕作的时令本就短暂,若是气候不佳,一年的口粮便没有着落。

过了上元节,一年的休憩便结束了。官府休沐终止,开始料理新一年的差事。循着旧例,颜皖知替江映华挡下了许多走过场参拜的人和帖子,江映华则一如往日的在暖阁中躲清静。

元月十九这日,府中来了京官,执着的求见昭王,连颜皖知这个长史的面子都不给。管家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去请。江映华憋了一肚子火气,板着脸往前厅去,倒要看看是何人有如此威风,敢在她府上撒野。

待她步履生风的入了内,方才的端庄肃穆竟一扫而光。她瞧见那人,错愕了须臾,似乎是不敢认。愣了愣神,方试探着出言:「小叔叔,是您来了?」

来人朗声一笑,微微作揖,「昭王殿下,多年不见,从前的皮猴子竟也成了窈窕淑女了,啊?」

「您快坐,来此怎也不打个招呼,倒叫侄儿没规矩了。小叔叔几时自蜀州归来的,想来是回京后又来的此处?」江映华快步上前,盈盈一礼,便热情的招呼着人叙旧。

来人乃是江映华的嫡亲叔父,嘉陵王江怀瑾,皇考最年幼的胞弟。此人只比陛下年长三岁,自幼寄情山野,身体羸弱,入了蜀中道观,过起了逍遥自在的乡野神仙生活,甚少回京。江映华该是有十年多不曾见过他了。

「就你鬼精,我打京中来,替陛下给你送个信儿,顺道看看你。」嘉陵王说罢,便从怀间掏出一封蜡封的书信,交予江映华,「你且准备着,有的忙了。我要往东边兴安山去游历,就不在你府上叨扰了,有缘自会相逢的。」

江映华接过信,本也不急着拆开,见人办了差事就要走,一副不恋凡尘的活神仙模样,江映华委实是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她匆匆起身,紧走两步拦在人身前:「叔父,您急急的来,华儿未能亲迎已是罪过。这般让您走了,做晚辈的于心不忍。您是得道高人,便莫要与我这俗人计较,留下用个便饭,再去不迟。」

「哈哈,你这丫头倒是有趣。也罢,便吃你一回,填饱肚子好赶路。不过丑话在前,不可再拦。」嘉陵王的神色一直云淡风轻,似乎并不留恋王府的奢华,亲情的牵绊。

「自然,叔父的追求,华儿望尘莫及,如何也不敢扰了您清修的。」江映华满脸堆笑,心下却有些苦涩。皇家子嗣能活得如他这般洒脱畅快,万卷青史中也寻不见几个。

府中人忙活了半日,无人敢轻怠这位王叔。江映华亲自作陪侍奉,好生招待了那人离去。颜皖知深感惊讶,她伴驾数载,竟从不知有这么一号人物,与陛下和江映华的血脉如此亲近。

送走了贵客,江映华一人入了书房,启开陛下的亲笔信,细细读来,面色逐渐严肃,眉心微微蹙起。读罢,她招手唤来婢子:「去请长史即刻过来。」

片刻后,颜皖知匆匆入殿。江映华屏退了一众随侍,只留颜皖知在殿内,招呼人过去和她同坐,转手将陛下的手书递给了颜皖知:「这消息陛下可曾说与你?」

颜皖知一目十行的草草读过,蓦然的摇了摇脑袋:「未曾。陛下即位后,还不曾亲自出巡,这是首次,竟来了北边。这下有得忙了,振威军那边,殿下可得提前安排妥当。」

「你觉得,长姐为何选了北线?若说巡视,总该有个症结才是,这些年我留在此处,无有大的差池,边防一线也算是安稳。帝王出巡,耗资巨大,定不会是一时兴起,长史可有想法?」江映华眉头深锁,对于陛下来此的用意,百思不解。

颜皖知以手摩挲着袖口间的纹理,沉思良久,「北境的关窍,一为国门,二为军备。若论重要,也是在理的。陛下行事自有分寸,殿下无需忧心。更何况,旁的地方,陛下也寻不见你这宝贝妹妹不是?没准儿就是冲着你来的。」颜皖知起初还是正经说辞,说着说着,出口的话便成了调侃。

「火烧眉毛了,你还有心思玩笑。赶紧着,治下各处,给我收拾妥当了,该敲打的敲打,该置办的置办。别在那嘿嘿傻笑,麻溜办事去!」江映华佯装恼火,将人打发了出去。自己则捏着手中书信,眉头深锁的苦思。

当晚子夜时分,江映华守在了窗前,待黑影飘入,江映华冷声开口:「着人暗中盯紧嘉陵王,一应动向,我都要知晓。另外半个月后你等隐蔽起来,莫再动弹,等我号令。」

黑影抱拳一礼:「主子,长史那边还盯吗?」

江映华掀起眼皮瞪了他一眼:「再问掌嘴。我的规矩你今日才知不成?退下!」

黑衣人不敢多言,应声告退。江映华似是疲累非常,独守窗前的背影有些许落寞。

一个月后,帝王仪仗自京中大内缓缓往北驶去,朝中文武百官相随,鸣锣开道,旌旗招展,一行人马绵延数十里不绝,浩浩汤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