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2页)
“放在他们二叔家了,明天还要上课,怕他们来不及。”
“好了,时间不早了,洗洗手,边吃边聊好了,家里刚刚杀了只羊,知道你们兄弟两爱吃,就多煮了点,放开肚子慢慢吃!”
“小文,你确定要报名了?”
江平从柜子里拿出了一瓶黄酒,冬天喝黄酒,不容易醉,又可以过瘾,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好了,姑父,姑妈,别忙活了,我们自己来。”
从江平手上接过酒瓶,蒋文轩帮自己倒了满满一杯酒,“嗯,已经确定报名了,昨天何叔叔带着我见过关县长而来。”
山羊肉,也算是紫琅县的一个特产,和普通意义上的羊肉所不同,烹饪得法,羊肉肥而不腻,更不会有什么膻味在里面,作为地道的紫琅人,羊肉自然不会少吃,不过兄弟从来吃不怕,每个冬天,简单的一道红烧羊肉,是两人家里从来不缺的一道菜,不过今年冬天,两人还是第一次吃到。
“你们两兄弟从小就这样,小军吃肥肉和皮,小文是非瘦肉不吃,还真是一对好兄弟啊!”
蒋佩云看着自己两个侄子,笑着说道。
“我就觉得这很好啊!不像我们家的两个,都爱吃瘦肉,让他们吃下来,一大碗羊肉,最后就那么几块皮和肥肉了!”
江平夹起一片白菜,在红烧羊肉中放入一些蔬菜,味道也很不错,“小文,接到你电话之前,我刚和老书记说了你的想法,资料都是现成的,都用不着另外去收集。”
“我大致上和你说一下,具体的我这里有些纸质的材料,你带回去看看,大部分你想要知道的东西,全都在里面了。”
将公文包中拿出来的一沓纸交给蒋文轩后,江平继续说道:“河西镇的基本情况,你应该了解的差不多了,我也就不多说了,既然你选择了河西镇,我就把河西现有的几个领导情况介绍一下。”
“老书记薛华,是河西镇的老人了,完全是靠着熬资历上来的,今年已经五十二岁了,再有三年,他也就要退休了,不过老书记在我们河西威望很高,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镇长金有福,四十四岁,是从海宁镇刚调过来的,在河西暂时还没有什么动作,不过听说在海宁的时候,名声不怎么好,呵呵,当然,我也是道听途说的,具体怎么样,你以后有机会多接触一下,就知道了。“
“其他几个镇党委的委员,都是我们河西本地人,没什么大的背景,特点吗,也说不上来。”
显然江平没有把这个当做重点的打算,“我们河西近几年,很多人开始做起了家访,不过都是游击战,镇党委和镇政府没有反对,也没有明着支持。几年下来,最早一批开始的,都算是先富起来了,到目前为止,河西五万多人,一万多户之中,已经有将近三四千户在做这方面的生意了。”
“这么说来,河西镇的家纺还是展的不错的啊!”
蒋文轩没有想到河西镇已经有这么多家庭开始从事家纺生意了,看来在这方面上做文章,还是大有可为的。
几人吃着饭,聊着天,不想传来了一阵敲门声,“江叔叔,在家吗?”
喊门一听就是一个女的,听声音,蒋文轩觉得有点熟悉。
“是瞿娟吧?来了,稍微等会儿啊!”
蒋佩云起身开了门,从屋外进来两人,一老一少,老的是个男的,五十多岁,少的是个女的,确实算是蒋文轩哥俩的熟人,正是在川西饭馆他们哥俩“救下来”的那个女孩。
“老书记,您怎么来了,吃过没?要不在这凑合一顿?”
“吃过了,你们接着吃,就是过来串串门!”
看来这位五十多岁的老者,正是河西镇的党委书记薛华了,老人看着很慈祥,没什么领导的派头和威严,倒是和平常的老人没什么差别,要不是江平喊了声老书记,蒋文轩一定会以为是一位普通的农民。
“咦,怎么会是你们?真是巧啊!”
看到坐在江平家中吃饭的,正是前几天出手“救”自己的两人,瞿娟惊讶的喊道。
听到瞿娟的话,江平和蒋佩云一脸的疑惑,还是蒋文军率先反映了过来,“这是我姑父和姑妈,我来吃饭,有什么好奇怪的啊!倒是忘记了,你是河西人。”
两人的对话,让薛华反应了过来,刚进门,看到两位年轻人坐在餐桌上吃饭,他就猜是蒋佩云那边的亲戚,老江家的几个小子,他都是认识的,没想到这两位年轻人不止是蒋佩云晚辈这么简单,还是瞿娟的“救命恩人”。
“小娟,他们就是你说的两个英雄吧?”
“呵呵,您一定就是河西镇的薛书记了吧?英雄说不上,搭了把手而已。”
蒋文军当时已经把前因后果告诉了他,要按实际情况,他们应该算是凶手才对,不过他自然不会说出来。
“别谦虚了,总比某些人好!”
看瞿娟一脸气愤的样子,她和她男朋友应该是吹了,也难怪,这么没担待的男人,以后肯定也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