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页)
韩天闻是太医院的首席太医,今年已六十五岁,随时都可以告老还乡,带的徒弟们也都已经出师,心里却因为总惦记着一些事没有办法彻彻底底的走,就这样一直待在宫里。
他不走,皇上又特别信任他的医术,更不可能让他走。
包扎这件事随行的几个医术高超的太医都能干,韩天闻却特地前来,为的就是能好好的看一看燕鹤行。
燕鹤行五岁那年遭人陷害染上了疫病,几乎所有人都不敢靠近东宫,皇后心急如焚亲自求到了太医院,求来了医术高超的韩天闻。
他是被皇后爱子心切的诚心给打动的,当时的他还不是首席太医,顶上还有好几个人压着,没有人相信他的医术,但皇后娘娘却真诚待他,信他能治好太子。
为了防止疫病传染,韩天闻自请封锁东宫,与燕鹤行在宫中朝夕相处了一个月,几乎是彻夜不眠的守在他身边照顾他,直到他退烧痊愈。
自此,燕鹤行隔三差五都会去一次太医院,为感谢救命之恩,也为帮他解除被打压的困境。
他苦学多年,终于遇到了伯乐。
后来一路高升,心中也惦记着太子殿下的提拔之恩。
当年出事时,替他说话的人里,就有韩天闻。
他出宫时,偷偷塞给他一包袱银票的也是他。
他几乎是把自己存的所有家当都给了他。
燕鹤行不是狼心狗肺之人。
此次回来,该讨的债要讨,该还的人情也不会落下。
第100章
「宋满福真这么说?」
朝堂上的争执一传千里,便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
燕景鸿听到宋满福在朝堂上说的这话,第一反应就是朝中数百位大臣,唯有宋卿最得朕心。
不管是为臣还是为父,他全部都说到了燕景鸿的心坎上,也给了他一个很好的理由。
对救命恩人不管不问视为不义,对已经悔过的亲子弃之不顾视为不仁,他身为一国之主,岂能带头做那不仁不义之人。
燕景鸿本想直接下令恢复燕鹤行的太子之位,又怕他还没有回到京城路上出了岔子,有的是人不想让太子回朝,若是现在就下令,保不齐会有人动非分之想。
至于那刺客……燕景鸿不是没有想过这其中有没有燕鹤行的手笔,但他想要的太子并不是一个心软无能之人,他若是有野心和能力,也一定会在这些个兄弟手中守好自己的位置。
若真是他所为,燕景鸿也不会追究,不管这事是不是真有人行刺,他都已经跟祁山下了命令就此作罢。
只要他有心走回来,燕景鸿就不会过多追究。
八年前的事他已经让人去查了,身上的香包也让韩太医看过了,其中确实有几味药材很蹊跷,不是寻常做香包的材料。
「香包是贵妃亲手所做,朕与贵妃多年情谊,断然不能因为一个区区的香包便怀疑她,再者,这香包朕已经用了数年,身体从未有过任何不适,中毒一事还需彻查。」
「鹤儿你且放心,若此事真的与你无关,父皇一定还你一个清白。」
这是燕景鸿给燕鹤行的承诺和解释,跟多年前那套说辞一模一样,明明当时母后离世有众多蹊跷,君家谋反也有疏漏之处,但他却草草了事。
就因为这事涉及了他最爱的贵妃娘娘。
贵妃生的倾国倾城又懂情趣,知道说甜言蜜语让皇上开心,而皇后掌管六宫自然不能率性而为,稍微规劝两句让他雨露均沾就惹得他不快。
一个是苦口婆心规劝的妻子,一个是解语花温柔乡,更喜欢谁可想而知。
哪怕到了现在,他还是想要维护贵妃。
燕鹤行根本不对燕景鸿抱任何希望,他太过自负,只要证据没摆在他的眼前,他就绝对不会动贵妃一根手指头。
而燕鹤行也根本不在乎燕景鸿会如何。
报仇,还是要亲手来才够痛快。
燕景鸿致力于跟燕鹤行修复父子关系,时隔多年才想起了迟来的父爱,而燕鹤行早已经过了需要父亲的时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