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襄国公闻言面有喜色,他又道:「无论祖上是否曾出过这样一位道修前辈,既有如此缘分,不知同悲师傅若是见到仙人,能否替老夫转达一句。」

话说到这个份上,襄国公的打算已经明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俗世之人所求无非权势富贵丶子孙绵延等等,更何况是襄国公这等俗世中位极人臣之辈,有自己的私信打算并不意外。

「施主请讲。」

襄国公开口前还是对同悲客气拱手致意,随后便道:「幸与仙人同宗同姓,若三生有幸,裴家愿为仙人开宗立祠,子子孙孙供奉香火不断。」

俗世多会为各路神仙建庙观供奉,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丶安康顺遂,这本也是世间大多数人所认定的道理。只是事实是如裴锦春丶玄止等道修人仙,并非是靠香火供奉才能维持所谓神通,是以如玄止丶玄澜二仙多年久居高山之巅,除了同宗道修晚辈,并不仰赖凡人供奉。至于后来的歧阳子为何会身负深厚功德,又为何会对凡人供奉有所求,此时的同悲并不能忆起,他仍有部分记忆存于歧阳子身中,而这部分恰恰是前世他死后至转世为人前的记忆。

「同悲师傅?」

耳边襄国公的声音唤回了同悲的思绪,他双手合十微微躬身道:「贫僧一时失神,请施主见谅。施主方才所请,待寻得裴施主,贫僧自会转达,只是裴施主应允与否,贫僧便不得而知了。」

「同悲师傅愿替老夫转达此请便已足够。」其实请仙人这事襄国公自己心里也没底,但好歹能有同宗同姓这个由头,总归是相比别家占了个先。想了想他又看向同悲,略犹豫了下才问道,「依荣枯大师所言,此灾关乎国运,若是荣枯大师……不知同悲师傅或是那位裴仙人可愿进宫伴驾?圣人乃天下之主,所能给予的必然比老夫能给的多得多。」

同悲只是摇摇头。

「方外之人不涉红尘,施主见谅。」

襄国公先前得了承诺,此刻被驳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又与同悲寒暄几句,追问了有关祸兽及那名为尸傀儡的怪物种种,而后便亲自客客气气将人送出去了。变脸之快把裴钦和韩公子都看懵了。

且不提襄国公父子之后如何安抚说明那几位权贵公子意外惨死之事,却说同悲被客气送出来,只在庄外闭目站了一小会儿,便辨明了方位,迈开步子朝那边去了。期间有快马自身边疾驰而过,他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径直朝心中所感的方向走去。

京郊好山好水多半是被权贵们圈起来置办了别庄园子,同悲一身朴素僧衣,瞧着就像是寻常在外修行化缘的和尚,是以无人理会阻拦,那些人全然不知眼前走过的布衣和尚竟会是慈光寺那位荣枯大师之徒。

京郊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正横穿过南北官道,朝廷在官道上修了一座石拱桥,因离着城门近,平常白天石桥附近少不得有些做小本买卖的会摆摊卖些茶水吃食,到了晚间多数便收摊回家去了。不过大抵因着快过年了,官道上归家探亲的人多了不少,有些卖吃食的小摊会多留一会儿,赶在宵禁关城门前才回去。

同悲寻着歧阳子的气息而来时,他人就坐在一处小吃茶摊边上,脸上戴着半张兔神的泥塑面具,单手支着头似是闭目养神,面前的桌上摆着两小碟清淡素菜和一壶清茶。

歧阳子是人仙,早已辟谷,至多是偶尔饮些水便足够。这种小茶摊上的饭食茶水远称不上色香味全,但足够果腹,他又刻意等在此地,那辆碟子青炒菜是为谁要的自不必多说。

同悲刚走近前些,歧阳子便已先开口道:「追了我一路,抓紧坐下吃两口。至于你有什么话,都等吃饱了再说。」

半张面具很巧妙得将歧阳子那张过分惊艳的脸遮去一半,尽管只看下半仍是能隐隐猜出长相不凡,但现实还不至于有人这么闲去特意揭人面具,且半遮脸便更没人会在意面具之后他是否是一直闭着眼的,再加上那身红袍并不是正统的道袍,傍晚天黑,过路的人也不是能瞧得很清楚,是以歧阳子才能如一介凡身般安然坐在这儿。

摊主瞧着是一对祖孙,小孙女十二三的年纪,长相娇俏可爱,人也是一副机灵模样。扭头瞧见同悲挨着先前的客人落了座,又听见那公子同人说话,显然是认识的,便自蒸笼里取了两个还热乎的白馍放在大碗里送了过去。

「先前公子说等同行友人到了再送过来,师傅请用。」小姑娘见歧阳子落座后只点了茶水饭菜便不用,又提了友人之事,想着多半是留给后来人的,倒是不曾想这位公子的友人竟会是出家人。伸手摸了下茶壶,感觉到茶水有些凉了,她便询问道,「茶水凉了,我为公子和师傅添些热水!」

歧阳子抬手覆在女孩腕上道:「多谢,不必了。」

小姑娘缩回手,羞着脸点了点头,听到身后爷爷唤她招呼客人,冲同悲和歧阳子点了点头便转身走了。不过比起别的,同悲更在意女孩刚刚说的友人二字,歧阳子从未在人前评价过他二人关系,再联想到劈向襄国公的那道雷。同悲坐着并未动筷,直言:「裴施主都听到了。」

同悲语气肯定,非是疑问。

歧阳子亲自端起茶壶,将桌上空茶杯翻过来倒茶。那茶摊的小姑娘分明说已凉透的茶水,经了歧阳子的手倒出来,肉眼可见冒着热气,他晃了晃茶杯,扬手向后一泼,另斟满一杯放到了同悲面前,这才开口道:「只是好奇,你我何时是友人关系?」

这话听来寻常,可同悲却是微蹙眉道:「施主记起前尘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