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2章 特典大红灯笼高高挂颂莲(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想怎么“霸”怎么“霸”……

…………………………

虽然刚进入剧组,就和导演宁昊、编剧王培公、监制芦苇争论了一番。

但真正拍摄时,高仓文太还是很听指挥的。

…………

第一天拍摄的戏份不多,主要是给几个主演找状态。

《荆轲刺秦王》整体偏写实风,服化道也是如此。

很多服装和妆容都以古朴真实为主,突出的就是一种历史沉淀感。

这方面的大量成本支出,在剧组引起了一定的非议。

…………

八九十年代拍了大量的历史影片,受制于制作经费限制,服化道都比较粗糙,有的直接就是戏班子借来的服饰。

服装和妆容从秦朝到清朝,清一色混着用,顶多细微有些变化,兵器道具什么的,也糊弄着来。

主要就是靠着老戏骨的演技,剧情台词的考究,加上女演员精致漂亮,一样拿到无数好评。

…………

而在这部《荆轲刺秦王》在服化道上面堪称“铺张浪费”。

芦苇给每个角色都专门按照人物特点和剧情挥专门定制的服装。

divtadv高仓文太的秦王算是少的,也有十几件,最多的是秦国太后,服装多达三十多件,另有许多服装稿件备用。

道具也很用心,旁的不说,光是各国军队的兵器,都是专门打造的。

就连赵国胡服骑兵、燕国辽东死士、齐国技击骑士这些大场面战场镜头调度中按脚本只出现几秒钟的军阵,也都配套设计了相应的铠甲服饰。

剧情、演员也许没办法,但服化道、音乐、镜头、布景等方面,nepiece娱乐公司是下了血本。

《荆轲刺秦王》剧组很多幕后工作人员,通过帝都电影制片厂中方制作人王彪的人脉和nepiece娱乐公司制片人刘晓丽的支票,请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班底。

甚至综合幕后实力来说,《荆轲刺秦王》可以说是2世纪9年代亚洲历史战争题材电影的顶级水准。

整部电影不断追加投资,累积过2亿日元,创造了中日合拍电影的新纪录。

…………

等高仓文太走出化妆室,他穿着华贵的帝王服饰,外衣是深黑色的,宛如夜空中的黑洞,吞噬一切,令人望而生畏。

那是用上好的蜀地丝绸织就,细腻柔滑,却又不失庄重。

霸王色霸气!!

高仓文太的霸气施展,衣摆宽大,拖在地上,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摇曳,仿佛黑色波涛在涌动。

金色的线条在黑袍上勾勒出复杂的图案,既显得尊贵,又散出一种神秘的威严。

哪怕之前被高仓文太噎了半肚子气的芦苇,看到他这副扮相,也不得不承认。

高仓文太是他试妆诸多演员中形象气质最佳的秦王。

与高仓文太的秦王相比,前世的各个版本,李雪见太过猥琐疯癫,姜闻过于豪迈粗鲁,张鲁一过于肤浅浮夸。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