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 武术与军事6(第2页)
真羡慕那些活在太平盛世的百姓啊,哪怕穷点,也穷的有活路。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人什么时候会想到对外求助?那就是自己力不从心的时候。】
【徐绩之所以邀请少林武僧来练兵,并不是出于私心,反而是他近距离之下已经发现了清朝军队的缺点。】
从明朝开始,烟叶和鸦片就从东南亚引入。
当时鸦片被当做贡品呈给了贵族和皇帝,但是烟叶却是在民间普遍流传开。
而且当时人们发现,烟对于瘴气有一定的效果,云贵川等地瘴气深重,士兵抽烟反而不会感染瘴气,因此在军中极为流行,一度流行到士兵染上很大的烟瘾。
崇祯年间,崇祯皇帝发现了军队的烟瘾非常严重,士兵抽烟抽的军队乌烟瘴气,并且形成了极大的依赖,但凡不抽就无精打采。
崇祯皇帝一怒之下,强令戒烟,各处收缴。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被突然戒烟的士兵烟瘾犯了之后更加疲软,战斗力极大下降,哪怕是京城禁卫军也是如此。
清军入关之后,清初的康熙也曾在
军中下过“禁烟令”,康熙皇帝还有个口头禅,叫做“多喝开水,不要吃烟”,这里的“吃烟”就是“抽烟”。
到乾隆年间,军队再次开始流行抽烟,屡禁不止。
乾隆皇帝沉浸在大清帝国前所未有的四万万人口里,自认为自己文治武功都很完美,却没想过,从那时开始,已经是处处危机。
遗憾的是,他还不听,认为别人都是狼子野心,危言耸听,强行让别人闭嘴。
徐绩感动的热烈盈眶:“天幕终于为我正名了!”
他哪里是想要反清复明,如果真是想要复辟前朝,那么明目张胆邀请少林武僧不是自己找死吗?
不为自己也要为家人考虑。
实在是看不下去,他身为河南巡抚,也要对当地军队负责,想要提升军队战斗力,练兵强兵,反而被诬陷说是自己居心不良。
他何其冤也!
弘历对于天幕对他的贬低十分不满,语气不善:“天幕定是汉人,这才为汉臣说话。”
福康安安慰帝王道:“天幕前面讲过的火器火药很有用,我大清继续钻研火器火药,一定能超越西方。”
傅恒也道:“没错,就是技术落后,现在已经招聘了不少工匠,大清的火器会比以前更强。”
弘昼在正事上看起来也没那么荒唐了:“工匠里有不少汉人,还是需要严加看管。”
负责监督火器制造的傅恒:“放心,一家人都迁了过来,都看着。”
一群弘历最信任的心腹宗亲大臣们三言两语就商议好了提升火器制作的事,但是谁都不提汉人武林高手的事。
天幕上出现过的武林高手那般厉害,万一对自己不满,岂不是行刺轻而易举?
还是禁武好,越严格越好。
满清贵族们依然认为大清的政策没错,只要研发出厉害火器,还怕什么西方列强。
谁知很快就被天幕打脸了。
【清朝末年,去购买了西方最强大的火器,那就是德国的火炮。】
【但是结果又如何?还不是被打的落花流水,最后全成了日本的战利品。】
【武器再好,也要看用得人。宋朝的火器在当时的整个世界都位于前列,结果呢?】
赵匡胤:别骂了别骂了,骂清朝吧,朕一定吸取教训,一定!
弘历等人笑不出来了,变成了一片沉默。
火器原来也不管用啊?
清朝末年,并不是没有官方发现清朝的火器落后了西方太多太多。
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先进官员们意识到不变法就永远无力还击,开始变法,提出了“富国强兵”,而这个强兵,与现在的弘历等满清贵族一样,以为是有了西方那样强大的武器就能立刻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