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商议(第1页)
赵祈坐了一路轿子,身子难受,头晕目眩。
到了永寿殿见褚淳贤也在,勉强扯出一丝笑意,“爱妃也来给母后请安了。”
“什么事情让陛下这么着急,额头上都是汗?”褚淳贤边问边拿出锦帕体贴地给赵祈擦拭脸上的汗。
赵祈没躲,两人身高差不多,面对面站着,为此她还侧了脸,让褚淳贤擦拭更方便些,外人看来两人如胶似漆,很是亲密。
其实赵祈正愁着怎么跟太后开口提起上朝之事,听褚淳贤主动问起,她借着话头说道:“今日早朝,大臣们为着西夏使者提出和亲的事情争论不休,吵得朕心烦意乱不知怎么办才好,下了朝朕急匆匆的来找母后,想问问母后的意思。”
太后问道:“皇儿,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赵祈斟酌地说道:“女儿本来想散些钱粮,在挑些年轻女子送给西蛮人,换回西平县,只是。。。”
高太后见皇帝说话吞吞吐吐的,颇为不耐地开口道:“只是什么?”
“大周和西夏征战有几十年了,百姓苦不堪言,现有西平县三千百姓被西蛮残忍虐杀,可想而知朝廷送到西夏的大周女子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不仅如此咱们还要给西蛮奉上几十万的钱粮,要是真给了他们,百姓会如何看待朝廷,现在大周尚算风调雨顺,朝廷还能维稳安定,要是遇上荒年,百姓揭竿而起,最先恨的就是皇室。”
太后没有做声,赵祈又继续说道:“眼下正值秋分,西夏国物资匮乏,要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为了储备过冬,他们狼子野心,尝到甜头怎么会就此收手,待到来年开春,定会卷土重来,到时候受苦的是边疆战士和百姓。朝廷或许可以继续用女人和钱粮平息战争,往复几次,大周国库能撑多久?”
赵祈话说的又急又快,微微有些喘,褚淳贤扶她坐下,又递上茶盏,让她润润嗓子。
茶水滑过喉咙,赵祈舒服多了,见太后还在犹豫,她瞧了一眼褚淳贤又有了想法,“母后,我和贤儿同为女子,将来无法拥有子嗣,我身子也不好,这皇位也不知能做多久,待我不在,继位之人,得到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周,要他如何治理?”
“你是否已经有了打算?”太后开口问她。早有人来报,说朝上皇上要派兵夺回西平县,皇上一贯软弱,最怕争端,怎么可能会选择主战,定是有人背后教唆,她眼神瞟到一旁的褚淳贤,压下心头的不满。
赵祈轻咳一声,缓缓开口“女儿以为不如现在派徐岩鄂将军,率领几万兵马,驱逐西蛮,收回西平县,壮我大周士气。”
“这些话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底下的人告知你的?”
原主软弱无主见,这些想法自然不能是她想出来的,“母后应知我对朝堂之事没有兴致,只是今日上朝,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我虽没有治国才能,还是能够权衡利弊的。”
高太后这才稍稍舒了心,不是枕边人挑唆便好,她有自己的盘算,她确实想满足西夏的要求,她也知道西夏将来可能随时来犯,但是为了尽快收回失地,她忍了,西夏的要求对大周国库来说也能够应对,她不想继续打仗损伤国家根基。
可赵祈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若是将来大周千疮百孔,接任之人要如何打理?!
太后又问:“徐岩鄂是守卫京机的重将,他率兵收复西平县,京机的安全怎么保障?你皇叔雍王对皇位虎视眈眈,此时趁机勾结其他将领夺权,你如何应对?”
赵祈这才想起还有雍王这号人物,原主能成为皇帝,全得感谢她皇叔赵雍。
先帝在薨逝前,本想立幼子为帝,可幼子太年幼,先帝的亲兄弟雍王必然要摄政,雍王年轻力壮,野心勃勃,先帝放心不下,改立赵祈为帝。
其一,赵祈年岁最长当时已有十五,封号元熙公主,免了雍王摄政之权,只需大臣辅佐即可,其二,赵祈亲舅舅郑泰乃是统领三十万兵马镇守北方的骠骑大将军,雍王就算有心造反,也不敢轻举妄动。
赵祈就算看过小说,也不知其中的弯弯绕绕,脑中不断思索着说辞。
只听褚淳贤缓声道:“皇叔要是敢趁着大周对抗外敌时夺位,他就算坐上皇位,大周子民从上到下,怕是没人会对他俯首称臣,只会唾弃他不仁不义,到时候都不用郑将军出手,等到徐岩鄂将军班师回朝,他的位子也保不住。”
太后深深看了她们二人一眼,“此事哀家要在考虑一番。”
赵祈知道今日自己的话说的有些多了,脱离原主的性子,瞧着太后面上没有什么表情,也没有严词拒绝,她知太后听了进去,起身恭敬地说道:“女儿身子乏累的很,回宫歇息了。”
太后点头,慈爱地说:“听闻你上朝时,身子不适,让胡太医去给你瞧瞧,你身子是最紧要的。”
“有劳母后关怀,女儿省得。”赵祈笑着应着,她确实身体不舒服,总是困倦无力,胸闷气喘,也想问问太医这身子怎么总病恹恹的。
太后摆摆手,“你二人回宫吧。”
俩人回了褚淳贤的寝殿,褚淳贤吩咐侍女准备早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