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6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为令此番各方势力都能抵达,将其定在十月初一吧。」

「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问题倒是还真有几个。

当然,不是关于这论功行赏之说的。

吕令雎很清楚,自己这个因夺取北平县拿到的护乌桓中郎将升迁,已经算是一出有些破格的提升了,大概是不可能因为随后的南下进攻再得到额外的嘉奖。

以她的年纪,在这个位置上多坐两年磨砺磨砺都无妨,总归对辽东的扶馀和高句丽还有能一拼战功的地方,不必急于一时。

何况,陛下是何种性情的人物,她们这些跟随她多年的下属难道还会不清楚吗?

在这场论功行赏之中,陛下势必还会有其他东西奖励与她。

现在问,可就没有拿到惊喜的感觉了。

她才不干这么蠢的事。

比起在意这个,吕令雎倒是更想问问别的问题,比如说打完这场收复天下的战事之后,她那个无事忙便觉筋骨不舒坦的父亲,君侯预备将他安顿在何处。万一让他太悠闲了,甚至让他考虑起要给女儿找个什么女婿的事情,那就糟糕透了。

再比如说,这场庆功既代表着天下统一,是否该当再出个什么纪念品,好让她再领上一份旁人没有的东西。等到后面几批乐平书院的学子毕业后,这东西便又能变成区别她和后来者的标志了!

不过敬仰之人在面前,行动还是要稍微收敛一下的。

吕小将军把自己有点出汗的手往衣服后摆蹭了蹭,最后开口的话便已成了——「这个典礼……陛下预备放在何处举办?」

乔琰直觉,这可能不是吕令雎原本想要问出的问题。

但她还是并未犹豫地给出了这个答案:「洛阳。」

她那乐平侯的位置彻底不再有转圜,声名开始在士林之中传扬,便是从洛阳开始的,那么今日这出敬告天下重归一统放在此地,也未尝不是一出有始有终。

若是还要再给出一个理由的话,让参与此战的将领抵达洛阳随后各自散去,总是要比前去长安容易得多了。

就定在洛阳!

425。425(一更)万事俱备

「光和七年,黄巾起义平定之后朕初入洛阳,到如今算起来,竟已有十二年多的时间了。」

十二年……

从彼时的初来此间,到今日在攻破了邺城朝廷后的君临十三州,这条路看似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却又何尝不是风雨险阻。

但凡有片刻的差池,她都有可能会在这出霸业争锋之中殒命!

好在,不管是当年要极力博取汉灵帝的信任,是将并州凉州的兵权收拢到自己的手里,是四方征伐威克九州,还是最终凭藉着数年累积民心所向登临天子之位,又或是这出作为天下统一收官的邺城之战,她都成功熬到了最后。

无论是她的对手还是盟友,无论能否亲眼看到这出盛会,这有别于当年的登基典礼,作为四海平定标志的庆功之会,都必将于万众瞩目之下举办。

说来也是有趣,当年的接引之人里有毕岚这位宦官,徒有一身手艺却只被人作为阉竖贼子的同党,而今对方的治水之才自那龙骨翻车开始,到如今已成江海之间大显身手的存在。

因兖丶冀丶青州的到手,黄河水利的修缮行将于下游着手,他正好身在洛阳,与伏寿一道正在商榷十里水门的加固疏浚之事,也正好能赶上这出庆典。

当年同来洛阳的人里还有袁绍这位名门子弟,但今日的他与当年相比,处境实在是相差太多了。

作为此刻还应当在继续那计数工作的囚徒,他当然无缘得见这一幕。

「可惜四方还是需要留有驻扎之人,以防在这筹备庆典的半月一月之间出现什么缺漏,不可能所有人到场了。」任鸿有些遗憾地说道。

若是人皆到齐,令人得见陛下麾下有何其之多的能臣干将,俨然一派济济一堂的恢弘场面,记载在史官笔墨之中,实是一番惊心动魄的场面。

但可惜,该无法前来的还是不能来。

比如此时已带着虞翻和那于吉左慈回返凉州的陆苑,因其坐镇边陲,行将谋划西域都护府的重任,自然不能又因这出庆典而折回。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