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1页)
此后,她好几次在李昭宴皱着眉不肯吃药时?,沉声道,「阿宴听话,良药苦口。」
每次李昭宴一听到「阿宴」二字,都会将烟熏味的浓稠药汁一饮而尽。
宋颜觉得阿宴这个称呼很正常。就像前世亲戚朋友们都喊她阿颜,正常得很。李昭宴是她弟弟,她这么叫,自然也没?问题。
谁料赵无名听了,却莫名跳脚,「阿宴?好亲热的称呼。」
宋颜皱眉,还没?作出回应,就被?李昭宴抢了先。
「赵大人?未免管得太?宽了些,一家?人?相亲相爱有何不可??」
「呵,实在是,有碍观瞻。」
「什么意思?还请大人?明示,不必阴阳怪气。」
「李昭宴,我看?你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懂不懂男女大防,瓜田李下的道理?」
「身正不怕影斜,我和嫂嫂亲如姐弟,问心无愧。不像有些人?,心脏看?什么都脏。」
「你……强词夺理,我不与?你争辩,总之?叔嫂之?间不该如此不成体?统。」
「呵,常言道君子不论人?短长,赵无名,你如此非议别人?,谈何体?统?」
「你……」
两人?夹枪带棒,唇枪舌剑,几个回合下来,硝烟四起。
李昭宴在言语上略胜一筹,赵无名在气势上优势明显,气氛剑拔弩张。
宋颜无语望天。
好好的一顿饭,怎么就吃成修罗场了呢?
第27章别管我!"别管我,去管你的赵无名吧……
两个男人的修罗场,以赵无名的拂袖而去告一段落。
宋颜当?时袖手旁观,甚至下意识偏向李昭宴,等赵无名被气走了才后悔。
她还想?让赵无名帮她搞个塾师试参考名额呢。若是错过三日后的塾师试,得?等到明年才有?机会参加这一年一度的重大考试。
所谓「塾师试」,与她前世参加的教师资格考试有?些相似,也分笔试和面试,不过不分科,科举考试的全部知识都?要囊括在内。这个朝代的塾师,要全方位辅导自己的学生,所以要求更高。
相应的,塾师试的含金量也更高,只要通过这个考试,就可以按居住地就近分配到有?需要的村塾,从此便可凭能力?晋升。
塾师晋升路,是相对公平的。
无论身份地位,所有?塾师的第一步都?是从村塾开始的。
若在村塾教出好成绩,可经由村正引荐到上一级书院任教。若表现出色,经高官引荐,可破格提拔至京师书院。若官员故意阻拦塾师的晋升路,塾师可报销盘缠,进京告御状。
村塾的塾师分为三类。
最受追捧的一类是谢老夫子?这样的老秀才,出自世家大族,人脉资源广,当?他的学生,只要能高中?,便会青云直上。谢老夫子?这种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考了一辈子?没中?举,便把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愿意全力?栽培学生,但能入他眼的学生少之又少。
第二类是落榜的寒门?秀才,为了养活自己,一边备考一边教学。因着秀才的资历,可免去塾师资格考试,自荐或他人引荐到村塾教书。这类塾师有?科考经验,但与学生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大多?会藏私。
第三类便是通过塾师试分配到村塾的新人塾师。有?些寒门?学子?实在无力?负担束修书费,几次落榜后,便会退而求其次,去考塾师试,走塾师晋升路。他们虽然经验浅,但满腔热忱,恨不得?把脑子?剖出来给自己的学生,也有?很多?人选择这类老师。
不过,女塾师另当?别?论。
当?朝天子?重文兴教,非常重视有?才学之人,颁布了「十八岁以上的男女皆可参加塾师试」的法令。但有?钱人家的小姐才读得?起书,这还得?生在家风开明的家庭才能读书。
其实当?朝天子?上任不过十年,新政虽上行下效,但很难改变「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旧观念,更不愿女儿家抛头露面。世家小姐怕婆家嫌弃,不敢读书。穷人家的女儿要干脏活累活丶甚至卖身供养兄长或者胞弟读书,哪儿有?福气沾染书香?
是以,女塾师凤毛麟角,皆是德才兼备丶独立强大丶心怀天下的奇女子?。
女子?若不想?一世困于后宅,或者当?牛做马被贱卖,只有?两条路:经商或者从教。
能从教的从教,不能从教的便经商,毕竟文人的地位远高于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