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1页)
虽然这么做有点不要脸,却很快稳住了局势。世家有才之人入朝,勋贵干事更加卖力,六年过去晋朝已有清明之象,乱世带来的疮痍逐渐淡去。说到原主。原主也叫宁荣荣,宁家女林家媳,今年三十三岁,是晋朝魏国公府的世子夫人。宁家和林家本是世交,早年一起投奔了还只是一方豪杰的当今,开国后论功行赏各自封了国公,从乡绅一跃成为新朝新贵。原身早年嫁到林家成为林逾明的妻子。俩人差了两岁,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又是自幼定亲的情分,谁成想当年战乱,林家怕自家断了根苗怎么也不肯多等两年,非要先给林逾明纳个妾。到宁家说的时候倒是言辞恳切,又哭又求。宁家能怎么办?早就定亲了,四邻们都知道的,还能退婚不成?就捏着鼻子忍了。原身气的大闹一场。她是家里唯一的嫡女,从来都是给别人气受,哪里能受这种气?何况她自以为林逾明事事以她为先,如今竟要婚前纳妾,可见她在其心里不算什么,当即就闹着要退婚。宁母却是明白人:女子本就势弱,如今乱世更是如此,怎么肯依她的?当即又吓又哄地劝住了。又把内情外情详细地解释一通,让她别错了心思。原身只听了一半,就是做出贤惠的样子糊弄过婆家人,等压在自己头上的人都死了林家就是自己说了算,到时候再收拾小妾通房也不迟。抱着这样的想法,她认真执行了宁母的话-孝敬长辈、笼络丈夫、教养儿女、拉拢小姑子,总之就是按照世家大妇的标准来做,还要做的好。这些年装下来收获颇丰,除了林世子因为爱妾对她看的清楚些,其他人都以为这是个真正大心胸的贤良人。可实际上呢?也不过是个会吃醋会生气的小妇人罢了。也就是宁母每次劝的及时,这才没被人发现她的真面目。等到几年后宁母死了,她没忍住把贾姨娘弄死,跟林逾明彻底生分。贾姨娘的一双儿女恨她入骨,一个时时想把林家拉下马,一个到太子宫里做了侍妾想报复林家。虽然他俩都没得到好下场,可就是没有好下场才更可悲。前半生一直以为慈爱的嫡母,一转眼就杀了自己亲娘,这般转变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之后俩人的性格都有些扭曲,最后凄凉死去着实令人叹息。其他几个孩子也吓坏了。庶长子做官后常年在外不肯回京,原身的两个儿子也很少来请安,连带孙儿们也不喜欢她。她的亲女儿与夫家和离,另嫁一家是低嫁,到底不如。原身性子大变,把两个庶女嫁的远远的。女孩们受夫家苛待,没熬过三十就去了,也是造孽不浅。而原身虽然荣华富贵了一辈子,最后却落得个骨肉不亲的下场。她回顾一生发现,嫁人后的日子虽然带着酸涩,可大体上都是甜的,庶子庶女好几个不假,可都在自己掌心里,让往东不往西的,乖巧又省心。又想起自己也曾费心教导过几个孩子,不是全然不心疼的,到底后悔了。可人死了是不能再复生的,她只能通过轮回镜来提醒以前的自己。可没想到她的胆子竟然那么小,竟被自己给吓死了,正好让宁荣荣钻了空子。事情已经发生,她没办法,只能把记忆传给宁荣荣,希望她能好好对待自己的几个孩子。说明只要庶子们没妨碍到她的孩子就别为难他们,若是妨碍了下手也不要手软。念叨了一晚上,直到天色微明才走。真是的,不就是看她好说话吗,竟然唠叨这么久。要不是看到她记忆里的众位美人,她早轰走你了,耐着性子就想听些佳人的喜好,却到底没听到,真是的!宁荣荣腹诽两句,总结了原身的关系。婆家:公公一个,老公一个,小姑子一个,儿女八个,外甥女一个。娘家:父母各一,亲哥嫂各一,嫡妹一个,其他兄弟姐妹若干,侄子两个,侄女三个。这些人对宁荣荣来说不算多,搞定她们没问题。现在的时间点正是宁荣荣因为庶长子林凌恒要拜师大儒而晕过去的时候,本来昨天就该醒了,然后一哭二闹地不准他去拜师。这庶长子还真孝顺,早就商量好的事情,第二天就行礼了,两家的请柬都发出去了,竟真的听了宁荣荣的话,拒绝了大儒。那位大儒脾气一上来,大骂了林凌恒一通离京回乡了。而林凌恒却在文人里传出了骂名,仕途很不顺畅。如今宁荣荣来了,当务之急就是让他顺利拜师。毕竟仕途是一辈子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