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达累斯萨拉姆的不速之客(第3页)
而莱茵河南岸,科马罗姆要塞也更加难以夺取,即便付出巨大代价夺取科马罗姆要塞,想要重新恢复当地交通,也肯定不如之前铁路桥和船厂还在的时候方便,光是建造一座新的铁路桥就要费不少时间和功夫。
……
匈牙利战火纷飞的时候,一艘希腊的客轮在东非的达累斯萨拉姆港悄然靠岸。
一群游客从客轮上走下来,观察着这座东非最达的城市。
其中一名带着眼镜,犹如学者打扮的游客介绍道:“这里就是东非第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也是东非展最早的城市之一,在上个世纪,这里还是桑给巴尔苏丹国的领土。”
“不过,那时达累斯萨拉姆仅仅算一个稍有规模的小镇,整个桑给巴尔苏丹国,主体在海对岸的桑给巴尔岛上。”
“而东非在原桑给巴尔苏丹国的基础上,对达累斯萨拉姆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现代化改造。”
“从殖民地时代开始,达累斯萨拉姆就一直是东非经济最达的地区之一,可以将它类比成列宁格勒。”
“作为东非最早的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市见证了东非的完整展历程,而列宁格勒,作为曾经帝俄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也见证了俄国曾经强盛的历史。”
“所以,达累斯萨拉姆和列宁格勒有很多相似点,我们此次的东非之旅,也将从这里展开。”
虽然是一艘希腊的客船,但是这艘船上的部分乘客,却并非希腊人,而是苏联人。
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有很多希腊船只跑黑海—地中海—红海—东非航线,这条航线本身就是一条国际主航线。
东非不需要多说,是一个巨无霸规模的活跃市场,而黑海,红海和地中海,这三处地方,涉及到苏联这个大型国家,中东欧,中东,甚至是中亚等地区,同时和欧亚贸易主航线交汇,繁荣程度自然不用多说。
所以,这条航线上汇集了各国船只,而希腊算是海运比较达的国家,所以东非东海岸的希腊船只非常常见。
“果然不愧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大国,东非的经济繁荣程度确实比我们苏联要高太多,就达累斯萨拉姆的景象,恐怕比列宁格勒和莫斯科还要繁荣一些。”一位苏联老者赞叹着。
“要知道,东非的建国历史不过区区半个世纪左右,而像达累斯萨拉姆这种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东非却足足有将近十座之多。”
“在全世界,恐怕也就美国的城市规模和数量能够和东非媲美,而且东非比美国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仅用了几十年,就完成了美国近百年才达成的经济成就。”
“上个世纪中期,非洲大陆的情况和原始部落也没有多大区别,所以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东非迅崛起的秘诀。”
“约瑟夫同志也说过,东非虽然是政治上极其反动和腐朽的国度,但是他们展工业和经济的一些做法,也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约瑟夫也就是现任苏联领袖,而对于任何苏联人来说,东非这种依旧维持帝制的国家,显然在政治制度上是比美国,这个邪恶帝国还要反动和落后国家。
但是,苏联现在却偷偷摸摸的安排一群专家,到东非“取经”,学习东非经济展的一些技巧,这也足以见识到东非崛起对全世界的震撼。
事实上,在苏联之前,不是没有国家对东非经济高展的奇迹感兴趣,但是因为东非之前的经济展模式,和如今资本主义世界太过格格不入,所以这也成了很多国家的忌讳。
在主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绝大部分经济学家,都鼓吹市场完全自由,而东非显然不是一个市场自由的国家,这就和他们的信念产生了冲突,所以,东非政府遭受了国际社会不少抨击。
不过,这些问题在191年东非经济转型后,基本就见不到了,在很多人看来,东非回归市场经济,毫无疑问是进步的举措。
而苏联,则恰好相反,他们对东非191年以前的经济政策十分感兴趣,而这也是这次苏联人偷偷进入东非的原因。
近期苏联在关于经济展领域的大方向已经基本确认,但是,苏联政府对于接下来他们要实行的经济模式抱有一定的怀疑,而在全世界搜寻素材和标本后,东非过去的计划经济模式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saqu。。sa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