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群星天上的群星(第3页)
是星海!
无尽的星海!
那一颗颗极其细小的光点组成一个个星系,那一个个星系又构成星系群,那一个个星系群又搭建起了更大更宏伟的宇宙结构。
之前那如发光蛛网一般的存在,便由数不尽的星辰组成的大尺度宇宙结构。
但,意识海中的宇宙,和罗森曾经看过的宇宙模拟图大不一样。
真实的宇宙,群星的亮度差不多的,基本各项同性。
但意识海中的宇宙,有一颗红色的星辰非常非常亮,亮度比其他群星的亮度加起来还要亮。
在这红色星辰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蔚蓝色光点,亮度也相当高。
虽然远不如前者,但却又比剩下的加起来还亮。
紧跟着,罗森又看到第三个更小的光点,却是银白色的,亮度不如前两者,但又比后面所有加起来还亮。
看着这景象,罗森心中顿时闪过《法术通论》一句话。
‘观想是灵魂与观想物之间的一种奇异共鸣。虽然没人知道共鸣的原理,但还是总结出了一些通用特点。’
‘距离观想物越近,观想越具体精准,共鸣也就越强。’
那么情况就清楚了。
红色星辰是太阳,蔚蓝色是脚下的行星,银白色则是天上的月亮,其他光点,则是漫天的星辰。
又一个疑惑浮现。
“可是,我观想的明明是创世奇点,怎么变成了宇宙?”
他很快就想明白了。
“创世之初的奇点早已不在,存在的可不就是现在的宇宙吗?”
“所以,我的法力极性之所以呈火极性,是因为我和太阳共鸣最强。”
“不,不是火极性。”
“在我的认知里,太阳可不是什么火焰之源,那是个核聚变熔炉。所以我的主体极性应该叫‘聚变’。
“聚变之火可比化学之火牛逼多了,所以我才拥有超高的法力强度。”
“聚变极性之外,还有脚下的世界,还有银月,还有群星,还有群星间的黑暗虚空。只是和后者的共鸣太过微弱,以至于难以体现而已。”
所以,他有一个超级复合极性,或者也可以说全极性。
最后问题来了,知道这些,有什么用?
罗森仔细想了下:“除了更了解自己外,暂时没啥现实作用。”
他对法力,法术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随着静息冥想进行,法力不断恢复,意识海中的黯淡星海逐渐变亮,其中又以太阳亮得最快。
不一会儿,太阳的红光迅速扩张,再一次遮蔽了群星,成为了一团火红色的模糊光雾。
无论塞勒斯术法笔记,还是《法术通论》都记录了一句话。
“当意识海中出现清晰观想具象时,法师就晋入了低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