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3章 200人VS25000人优势在我啊(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侯赛因立刻答应道:“行,我马上安排。那就说到这里了,不打扰杨先生休息了。”

“嗯,挂了。”杨辰笑着回道。

三天后,众泰方面派出代表团来到四海集团跟杨辰面谈收购一事。

众泰之前差点退市,是国资委给它输血暂时保住了它上市公司的身份,但是因为汽车市场已经没有它的份额,公司不断裁员缩减业务范围,现在就剩一口气吊着。

现在杨辰要收购它,各方面真的是求之不得。

众泰方面给了两个收购方案。

第一,国资委持有的所有股权,以及其他主要股东持有的股权,总计56%左右都卖给杨辰,价格就按照今日收盘价计算,继续保留众泰上市公司的资格。

第二,杨辰向众泰全体股东起收购要约,杨辰出自1%收购股权,并且众泰退市处理。

众泰现在只有一百多亿市值,如果继续保留上市资格,杨辰慢慢把公司市值做起来,会让很多人跟着一起财。

杨辰可以带领员工一起富裕,也可以给国家和百姓从老外那里争取利益,但是让他给别人抬轿子可不行。

所以杨辰还是倾向于第二种方案,他以今日收盘价为基准,溢价1%收购全体股东持有的股权,随后众泰退市,等星辰汽车做起来了再重新上市,那时候市值肯定会有几千亿,收益都会进入杨辰的腰包,不会给别人抬轿子。

双方敲定方案之后,杨辰和众泰联名了公告,声明以今日收盘价为基准,溢价1%向全体股东起收购要约,众泰将再次召开股东大会投票表决是否接受收购要约,公司股票今日收盘之后开始停牌。

自从杨辰宣布准备收购众泰,公司股价已经连续三天涨停,报收3。55龙币,市值177。5龙币,杨辰溢价1%收购需要花费195。25亿龙币,对刚收入上万亿的杨辰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三天之后,众泰股东大会通过了杨辰收购的议案,并布了公告,开始接下来的流程。

毕竟是杨辰收购,各个部门非常重视,原本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流程,他们一天就给走完了。

新能源汽车出海是国家的大战略,因为关税等问题一直卡着没进展,现在就指望杨辰能打破壁垒,带领龙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彻底走向世界,龙国人民也可以享受工业品高附加值带来的良好社会福利了。

杨辰了一条微博动态。

“谢谢各方对我的支持,从现在开始星辰汽车正式上线。我们第一款新能源汽车将采用固态电池,续航过2公里。在车子生产出来之前,星辰汽车会在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建造过1个换电站。我们将采取换电模式经营,彻底解决续航焦虑,充电不便等问题。后续星辰汽车专属会上线,我们将把详细的服务内容公布在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另外,我们会把众泰汽车原来的生产线搬过来,还会增加电池,汽车零部件生产,组装等车间,急需要大量工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谢谢大家支持。”

这条微博很快引来了大量网友留言评论。

“看吧,我就知道杨老板肯定做新能源汽车,这是未来大势所趋,根本就不用怀疑。等我们月球基地建成,可控核聚变也实现了,月球上大量的氦3运到地球上来电,足够人类使用1万年。那时候电就是白菜价,只要新能源汽车解决安全性和续航问题,大家都会选择新能源汽车。不要怀疑国家的眼光,也不要怀疑杨老板的眼光。”

“不是说固态电池还不够成熟,成本很高吗?杨老板现在就用,那车子能安全吗?而且价格肯定很贵,至少得5万左右吧。这个价格谁买电车啊,BBa不香吗?”

“我老早就说了换电才是电车的最优解,很多家庭不具备充电的条件,高上充电也得排队,实在是太麻烦了。续航2公里加换电,跑遍龙国也没续航焦虑了。就是不知道杨老板说的能实现几成,一万多家换电站光是建设成本就3多亿。额,好像3多亿对杨老板来说不算什么哈。我看能成,只要有钱什么都不是问题。”

“杨老板,交个朋友,9。99万起步,行不行?如果是9。99万起步,你就是辰爷。15。99万起步,你就是辰爹。19。99万起步,你就是辰哥。如果过2万,那你就只能是辰子了。”

……

网友们调侃看热闹,可是各大车企和电池厂家都慌了。

有了固态电池,谁还买现在的锂电池啊。

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宁德电池等电池工厂,立刻开会研究对策,最后他们商量出来的对策基本都一致,先核实星辰汽车是否真的有固态电池技术,如果确定确有其事,那就赶紧降价处理现有的车子和电池,如果杨辰只是口嗨,那就保持现状。

宁德电池董事长徐裕民赶紧给杨辰打去了电话,开门见山问道:“杨董,怎么这么突然啊?我刚添了几条三元锂电池生产线,你现在突然搞出来固态电池,我损失有点大啊。你快点跟我说你开玩笑的,你快点说啊。”

杨辰哈哈大笑,道:“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敢胡说八道啊。我这边确实搞出来了固态电池。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以后2万以内的车子用你们的三元锂电池,我的固态电池只供给3万以上的车子。龙国还是普通人多,最畅销的还是2万以内的车子,你牢牢把握这个市场就行了,大家在各自的市场光热,你根本不用担心那么多。”

说的更直白一点,杨辰的意思是以后高端电池市场给星辰做,低端电池市场留给宁德,比亚迪等品牌做。

如果他们接受这个市场划分,大家就平安无事,如果他们不接受这个市场划分,那就各凭本事看谁更有竞争力。

徐裕民自然无话可说,目前对宁德来说守住地段的锂电池市场是最优选择。

新能源汽车已经过了红利期,现在进入下半场淘汰赛,最终只能活下来几个品牌,而且一定是分高中低端市场。

以杨辰的财力、技术,以及性格来说,他一定会做中高端市场,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跟他厮杀,那就乖乖避开他所处的市场。

徐裕民笑着说道:“行,我明白杨董的意思了。我不打扰杨董了,挂了。”

与此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一个比亚迪正在召开高管会议。

高管们对比亚迪选择的应对之策产生了分歧,这会儿正吵得很凶。

“至少短时间内固态电池很难做到十万以内,我们的纯电系列都得砍掉,只能在混动上找机会。我们的品牌定位已经深入民心,就是1万左右的平民车。如果我们涨价肯定会失去大量客户,公司就完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