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照片(第1页)
从瑞士回来,纽约就降温了,周应川提前嘱咐阿姨把许塘衣帽间的夏装换下,把秋装挂在他习惯拿取的那侧。
许塘晚上时爱抱着他们的婚礼相册看,他让策划公司洗了一张两个人的一寸照,是在城堡外,湛蓝的天空白云,周应川的手开始揽在他肩膀,大抵是觉得午后阳光有些刺眼,他抬手替许塘遮阳。
涂然刚好捕捉在前一秒,周应川的手扶在他发侧,许塘的发丝被微风略略吹拂,脑袋正甜蜜的顺着他的手掌靠在周应川的肩头,画面定格,实在美得不像话。
照片送抵家后,许塘就翻出了周应川的钱包,他钱包里直到现在放的还是很早之前在培江人民广场,许塘被学校安排上台朗诵的一寸照。
周应川的钱包都换了几个,但这张照片一直没换。
“都泛旧了,周应川,我丢了啊,换我们的合影进去,这张拍的好看…”
周应川在处理工作,还以为许塘说的是丢掉他的钱包换新的,就没在意,一会儿看许塘去丢垃圾桶,轻飘飘的:“塘塘,丢什么?”
“换照片…”
周应川一看,垃圾桶里躺着的可不是他原先放的、许塘那张朗诵的小照片?已经被随手撕成两半了。
“你呀…我真是一秒钟都不能不看着你…自己照片能乱撕吗?”
“怎么啦?反正是不要的了…”
许塘不懂这个,但在苏南老家有老人会忌讳自己照片不能撕、不能烧,不过周应川也没跟他说这些,男人从垃圾桶里把两半的照片捡起来。
他一弯腰,许塘的手臂就跟不受控制地似自己就缠上去了。
“你喜欢,我再穿白衬衫给你拍一张不就得了,还是有什么忌讳?撕照片难道影响…”
周应川低头亲吻他:“没什么忌讳,这张挺有纪念意义的,收起来也好。”
周应川抱着他,拎着相片、许塘的拖鞋还有他的钱包往二楼许塘的工作室走。
“周应川,这张照片当时你找谁拍的呀,多少钱?”
“找当时一个报社的照相师,二十块一张。”
“什么?那时他居然敢要你二十块?”
周应川笑:“小时候你没拍过的,当时不拍,就更没了…你给我选了新的照片?我看看…””
“哈哈,我选的这张是涂然拍的,他拍照还是挺有水平的嘛…你看,放接吻太肉麻了,这张刚刚好…”
许塘的工作室里有胶水,周应川在粘照片,许塘就拿着相册坐在他怀里翻,边翻边笑,那场婚礼真的留下太多欢笑美好的记忆,遇到许塘说特别好看的,或者抓拍特别搞笑的,比如涂然牵着一只大狗被迫狂奔了一百多米,几乎要平地飞起来,两个人会一同笑。
关于照片的事不止这一个,先是曼谷的沉船调查拖了这么多年终于出了结果,和许塘预想的差不多,就是违规改建船体导致的,所属公司为了多载游客,违规加盖船层,又为了将重心下压而又往船舱底部灌注了上百吨水泥,这操作简直骇人听闻。
这件事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很快地,又被别的新闻替代。
临近过圣诞节时,许塘收到了申州基金会的吴经理发给他的季度总结报告。
大开的彩印本足足有四百多页,沉得比他桌上的某年评选的环保主义建筑集合还重,尽管许塘已经跟他说过,不用邮寄,发国际传真,电子邮件都可以,但吴经理始终坚持实体汇报,并觉得这才能让领导真真切切感受到他们辛勤工作的丰硕成果!
好吧…他晚上有个巴黎的项目要修改,下班晚了一些,周应川开车在他事务所楼下接他。
许塘背着包,周应川就接过来了。
“这么沉?”
“还不是那个吴经理,发了四百多页的季度报告给我,沉死了…这是我的绘图助理,张月,中国人,也是宾大毕业的,她车坏了,我们送她一趟…”
周应川这才发现许塘身后还跟着一个短发女孩。
虽然许多杂志都曾说许塘身上的光芒是“太过耀眼”的程度,加之他在媒体前一贯露面向来都是“不知谦虚为何物”的倨傲,最开始被他招募进事务所的职员都有点怕在这位过于年轻又极具才华的老板手下做事会“压力山大”。
但事实上,许塘比他们想象的好相处的多,他做老板有能力、有人脉、有资源,从不会压榨职员做做不到的事,奖金福利更是不会吝啬,公司里有一间房间常年堆满了各大奢侈品牌的礼盒,据说这是因为老板是超级VIC,送的太多他也用不了,基本上一个季度就会作为额外的员工福利任大家挑选。
运气好了,拿到什么限量版,就能抵得上别的事务所一整年的奖金。
所以,别看他如此年轻,但他真的很会做一个“老板”,其实这件事涂然也调侃过,怎么许塘那么年轻,之前又眼盲,按理说会被限制诸多,要他来慢慢“适应”正常人的生活才是。
但这些年无论是念顶级名校,还是创办的事务所仅仅几年就跻身全球前十的战绩,他就像没有走过半点弯路,一直都像玩游戏一般,玩着玩着就轻而易举的站上了别人或许奋斗几辈子都摸不到边的位置。
怎么形容呢,就像这些路都有人在前面为他踏过一遍了,所以他天生就知晓方法、知晓捷径,知晓权力该如何掌控、运用,知晓每一步关键节点该如何选择,利益才会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