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230(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宋喜:……

她侧首瞧去,果不其然,平嘉皇后连火都还没生着。

宋喜默了默,问闺女:“……我若去替皇后生火,可显得殷勤谄媚?”

都是养尊处优的贵妇人、官小姐,有几个会生火的?

还是昨儿刚落过雨,这柴火朝潮的,非但点不着,还惹得浓烟呛人的紧,眼下瞧着个个儿狼狈的很。

徐华敏吸溜了口热乎乎的甜汤,也小声说:“您若是替皇后娘娘生了火,不帮那些夫人,要被人家在背后嘀嘀咕咕说小话的。”

宋喜顿时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没看见,没看见……

徐华敏捂着嘴巴偷笑。

她阿娘好可爱哦~

临近晌午,旁边村落炊烟袅袅,不多时,便有妇人携童,或是姑娘们结伴来给春耕农作的家人送饭。

平日里衣冠锦绣的大人们,此时累得腰杆儿都挺不直,嗅着那粗茶淡饭,竟觉饥肠辘辘。

昌隆帝扶着锄头,去了旁边的田地,与那七十老翁问:“老伯,吃晌午饭了?”

老翁被他问得一愣,将粗陶碗里的野菜团子递来一个,客气问:“自家做的野菜团子,你要不尝尝?”

昌隆帝挨着地头坐下,“那便多谢了。”

四散在田里的众人:……

昌隆帝咬了口那野菜团,‘嗯’了声,道:“春里野菜嫩,这野菜团做的也好,里面放猪油了吧?”

一到春日,漫山遍野的野菜,乡下的孩子们会结伴挎着篮子去挖野菜,蒸窝窝头、野菜团子都是好吃的!

昌隆帝这两年春耕,在那田地的后山上也是见过漫山遍野跑的孩童。

老翁正要开口,旁边虎头虎脑的小曾孙眼睛一亮,重重点头,骄傲道:“我阿娘还放了猪油渣呢,伯伯吃出来没?香得很!”

老翁笑着摸了摸曾孙的脑袋,道:“这几年风调雨顺,田里粮食收成好,日子也好过不少,春耕熬人,油水多些,身子才不会累垮。”

“是,农活且累人,”昌隆帝道,“我家的在那头棚子煮饭,过会儿也给老伯送些,尝尝她手艺。”

老翁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看见了地里站着的诸人,道:“你们家子息丰盛,好福气。”

昌隆帝将野菜团子几口吃完,望了眼这漫野,笑着点头,“是。”

“老伯四世同堂,也是好福气,这小曾孙瞧着机灵的紧。”

日头渐盛,晒得人打蔫儿。

昌隆帝倒是蹭了人家老翁一个野菜团子吃,他们旁人可都饿着肚子呢。

瞧见那田里少年独有的清瘦身影往田埂走,众人眼观鼻鼻观心的将农具撒了手,都朝那土路上的遮雨棚去。

赵徵上了田埂,将脚上踩得泥在石头上刮了刮,又蹲身用竹筒里的水净手。

忽的,身后响起一道姑娘家清脆的声儿。

“你是哪家的儿郎?我怎的没见过你?”

赵徵眼皮微抬,扫了眼歪着脑袋打量他的姑娘,抿着唇没说话。

“你长得真俊,”姑娘还穿着冬日棉袄,笑嘻嘻的蹲在他跟前,爽朗道:“我家住在村头,养着一圈猪的就是,你瞧我长得可好?”

赵徵依旧没说话。

“我是我们村最好看的姑娘,你可定亲了?若是还没,来我家提亲吧!我不嫌弃你是哑巴,我方才便瞧见了,你能干活儿,嘿嘿~长得好俊,我……”

“阿徵哥哥。”

忽的,一道娇柔的声音在二人身后响起。

原本还在喋喋不休的姑娘,听着这如同雷劈的一声儿,顿时搓着手臂抬了眼,便见一穿着细布蓝裙的姑娘站在旁边,手里端着碗青菜面,要紧的是!这姑娘眼!眸!含!情!真真儿是镇子上那戏文里唱的郎情妾意!

姑娘撇撇嘴巴站起身,扫了眼她手里的素面条,嘀咕一句‘定然不好吃’,气哼哼的走了。

苏扶楹面色未动,好似没听见这句小声的嘀咕,柔声道:“阿徵哥哥,你劳累了一上午,吃碗面歇歇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