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安澜国的内乱(第1页)
随后,东厂高手们带着间谍和证据来到方子言面前。方子言看着眼前如山的铁证,心中既有对间谍阴谋被揭露的欣慰,也有对两国合作终于扫除障碍的期待。“方大人,这些间谍和证据都在这儿了。”李明恭敬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完成任务的自豪。方子言点了点头,神色凝重,目光在证据上一一扫过。“你们辛苦了,这次多亏了你们。”“这些证据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立刻呈交给炎沙国政府,一刻都不能耽误。”他们来到炎沙国政府,宫殿内气氛紧张压抑。见到国王和一众大臣后。方子言深吸一口气,详细说明了调查过程和间谍们的种种罪行,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从最初的线索发现,到艰难的追踪调查,再到最终的抓捕搜证,听得众人神色各异。炎沙国国王看着这些确凿的证据,大为震惊,脸色阴沉得可怕,双手紧紧攥着扶手,指节泛白。“这些人简直胆大包天,竟敢妄图破坏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是可忍,孰不可忍!”一位大臣气得满脸通红,愤怒地拍着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跟着震动。“必须严惩这些叛徒和间谍,一个都不能放过,绝不能姑息!”国王对方子言和东厂高手们赞叹不已。“方大人,多亏了你们的智慧和勇气,才让这些阴谋得以揭露。”“你们为两国的和平与合作立下了大功,炎沙国不会忘记你们的付出。”方子言微微欠身,谦逊道:“陛下过奖了,这是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大明一直期待与炎沙国携手共进,这些波折只是暂时的,相信此后两国合作再无阻碍,能共创美好未来。”没多日的时间,方子言便是结束了炎沙国的访问,随即便是开启了下一个国家访问。按照计划继续马不停蹄地奔赴安澜国。当他踏入安澜国边境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震,仿佛被重锤狠狠击中。道路上,密密麻麻的流民如潮水般涌动,拖家带口,神色凄苦。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一根破旧的木棍,身形佝偻,每走一步都显得无比艰难。他身旁,一个瘦弱的孩子紧紧拽着他的衣角,眼神中满是恐惧与迷茫,干裂的嘴唇微微颤抖,却发不出一丝声音。还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妻子怀中抱着一个襁褓,里面的婴儿面色苍白,哭声微弱,丈夫则背着一个破旧的包袱,里面装着他们仅有的家当,眼神中充满绝望。在这乱世中,他们不知该何去何从。城镇里,一片死寂,房屋破败不堪,残垣断壁随处可见。昔日繁华的集市,如今冷冷清清,商铺大多关门歇业,门板上钉着的木板摇摇欲坠。有的店铺大门被烧毁,黑漆漆的焦痕触目惊心,仿佛还能看到当初熊熊燃烧的大火。街边的摊位东倒西歪,散落的货物无人问津,被尘土掩埋。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和血腥味,那是战争留下的残酷气息。远处,还能看到几缕未散尽的硝烟,袅袅升腾,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惨烈。偶尔传来几声微弱的呻吟,那是受伤的百姓在痛苦地挣扎,却无人能够给予及时的救治。方子言看着这一切,眉头紧锁,心中五味杂陈。方子言一路奔波,沿途不断向百姓、商旅打听消息,终于拼凑出安澜国乱局的全貌。原来,安澜国的这场内乱已持续数月,国内两大势力——以皇叔赵毅为首的“靖边军”和以大将军李猛统领的“虎威军”,为了争夺皇位大打出手。“这赵毅,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就想谋朝篡位!”一位逃难的老商人义愤填膺,“李猛大将军手握重兵,自然不肯示弱,两边就这么打起来了,苦的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啊!”方子言皱着眉头,神色凝重:“这战火一烧,百姓的日子可怎么过。粮食被抢,地也没人种,疫病又起,真是雪上加霜。”老商人无奈地叹气:“是啊,大人。村子里的壮劳力都被拉去充军,老人孩子只能在家等死,到处都是饿殍遍野的惨状。”方子言深知此次任务艰巨,可他没有丝毫退缩。他带着一万精锐军队来到安澜国都城。都城的城门紧闭,厚重的城门仿佛将城内的危机与外界隔绝。城墙上的士兵满脸疲惫,长期的战乱让他们身心俱疲,但眼神中却透露出警惕,死死盯着城外的动静。方子言策马向前,大声喊道,“我乃大明使者方子言,特来为安澜国化解纷争,还望打开城门,容我进城商议!”许久,城墙上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如何证明你是来化解纷争,而不是来趁火打劫?”方子言朗声道:“我大明向来以仁义为本,此次前来,是为了帮安澜国百姓脱离苦海,绝非有任何私心。若有半句假话,愿受天谴!”沉默片刻,城门缓缓打开一条缝。方子言让军队原地待命,只带了几个亲信入城。城中一片萧条,街道上行人寥寥,偶尔有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匆匆而过,眼神中满是惊恐。澜国都城的城楼上,皇帝赵轩听闻方子言抵达的消息,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他不顾连日来的疲惫,立刻传令:“速速打开城门,迎接大明使者方子言!”城门缓缓打开,方子言带着随从稳步踏入城中。城中一片萧条,街道两旁的房屋大多破败不堪,偶尔有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匆匆而过,眼神中满是惶恐与无助。方子言心中一阵刺痛,加快了前往皇宫的脚步。在宫殿中,皇帝赵轩早已等候多时。他满脸憔悴,眼眶深陷,身形消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见到方子言,赵轩快步迎上前去,声音颤抖地说道。“方大人,您终于来了,安澜国如今危在旦夕,恳请您代表大明出手相助啊!”:()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