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挫折是一份礼物(第2页)
上帝借着胡子的遮掩,偷偷笑了,对他说:“那你就告诉我吧。”
农夫说:“给我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按照我所说的去做。我会让您看见,世界上再不会有贫穷和饥饿。”
在这一年里,上帝满足了农夫提出的所有要求。没有狂风暴雨,没有电闪雷鸣,没有任何对庄稼有危险的自然灾害发生。
当农夫觉得该出太阳了。就会阳光普照;要是觉得该下雨了,就会有雨滴落下,而且想让雨停雨就停。
风调雨顺的环境真是太好了,小麦的长势特别喜人。
一年的时间到了,农夫看到麦子长得那么好,就又到上帝那儿去了,对上帝说:“您瞧,要是再这么过十年,就会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所有的人。人们就算不干活也可以安逸地生活了。”
然而,等人们收割小麦的时候,却发现麦穗里什么都没有。这些长得那么好的麦子,竟然什么都没结出来。这让农夫惊讶极了,于是又跑到上帝那儿去了:“上帝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那是因为小麦都过得太舒服了,没有任何打击是不行的。这一年里,它们没经过任何风吹雨打,也没受到过烈日煎熬。你帮它们避免了一切可能伤害它们的东西。没错,它们长得又高又好,但是你也看见了,麦穗里什么都结不出来。小麦也还是时不时需要些挫折的,我的孩子。”
心灵智慧:世界上的坎坷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因为这些苦难,我们才会变得更坚强,温室之花是经不起风雨的。
如何战胜挫折
全国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作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作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
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
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
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不满。老人仍然一小锤一小锤不停地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愤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那间会场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很多人以为成功很难,成功要付出太多,成功会很痛苦,就不去想和追求。那是不是不成功就很舒服、很自在、很潇洒了?当然不是,事实上,不成功才真的更难。如果你不能成功,你必须学会去面对失败。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面对的是吃饭、挨冻、生存这样的大事,这是涉及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他们的心理压力会小吗?他们可以用健康、犯罪,甚至是生命去拼,只是为了换取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他们又何以轻松呢?
人生在世,谁都期望有所成就,但追求成就就必然经历挫折与失败。尤其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机会增多,风险也随之增多,失败的概率也随之增加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害怕失败的枷锁,用一颗平常心和足够的耐心来接受和面对失败!
在失败的时候要懂得看到自己的优点,告诉自己——一切还有希望。比如,你的老板生气地斥责了你,给了你一个非常差的评价。不要灰心失望,把自己的优点列出来写在纸上,反复地看几遍,对自己说:“我还有很多优点,只是他没有看到而已。”从哪里跌倒,就应该从哪里爬起来。不怕犯错,就怕不知道如何改错。
心灵智慧:只要你能保持平常心和耐心,失败也会在你面前低头的。
挫折是成功的磨刀石
挫折会使人受到打击,给人带来损失和痛苦,但挫折也可能给人激励,让人警觉、奋起、成熟,把人锻炼得更加坚强。挫折既能折磨人,也能考验人、教育人,使人学到许多终生受益的东西。德国诗人歌德说:“挫折是通往真理的桥梁。”挫折面前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只要我们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历经挫折而更加成熟和坚强,从而更有信心获得胜利和成功。
有人把挫折比做一块锋利的磨刀石,我们的生命只有经历了它的打磨,才能闪耀出夺目的光芒。“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历了挫折的成长更有意义,挫折其实是一笔财富。多少次艰辛的求索,多少次噙泪的跌倒与爬起,都如同花开花落一般,为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作下了铺垫。成长的过程好比在沙滩上行走,一排排歪歪曲曲的脚印,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只有经受了挫折,我们的双腿才会更加有力,人生的足迹才能更加坚实。
既然挫折一定会不期而至,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平常心来面对呢?
博恩·崔西所著的《胜利》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丘吉尔的故事。
1941年,英国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阴暗的日子里。有人要求温斯顿·丘吉尔向德国求和,但是被他拒绝了。当时,丘吉尔正面临着德国在欧洲的压倒性的军事优势,而美国又明确表示不会再卷入欧洲地面战争。为什么丘吉尔拒绝寻求达成某种和平协议,以结束战争呢?
丘吉尔说:“肯定会出现某种状况,把美国卷入战争,这样就可以使战争急转直下。”
有人问他为什么那么自信地认为肯定会出现那样的状况,他回答说:“因为我研究过历史,历史告诉我,如果你坚持的时间长,就肯定会出现转机。”
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绝大多数挫折和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相比根本无足轻重。关键是看你能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并且坚信能够等到转机的出现。
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即便是成功者和大人物,他们事业的开头也往往是以挫折和失败为开场白的,而且即便日后获得了成功,还会经常碰到挫折,这一点与一般人对功成名就的成功者的理解并不相同。即便像美国总统林肯那样伟大的人,虽然最后赢得了整个战争的胜利,但是在南北战争的第一仗中也面临惨败。而且,当林肯在总统任上发表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解放宣言》的时候,这个事实上是如此英明和伟大的宣言,却在当时激起了整个美国社会的剧烈反应,攻讦者不但来自他的政敌,甚至还出现在他的支持者中,骚乱不时在各地蔓延。然而,为了让世人看清他是一个怎样的领袖,林肯绝不屈服。面对日复一日巨大的挫折和压力,林肯以他的坚忍不拔,证明了他想要证明的一切。
在挫折面前,我们最先需要的就是平常心。不要浪费时间去为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担忧,因为忧愁对事情毫无帮助。分析眼前的情况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更加重要。而且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明白这一点,你就会乐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