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21 第221章 长安官老爷边城改造计划(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221章长安官老爷边城改造计划

李恒的话让这些叫嚣的长安官老爷们沉默下来,但还是有人不甘心:“既然边城容不下我等,那我等就回长安!”

李恒有点不想劝了,这些人是听不懂话吗?我都说的那么直白了!

你们只是得罪凌姑娘而已,她罚你们在流民营安置流民,你们将任务完成,就能离开。

可你们要是完全不把她放在眼里,还想重回长安,那就是得罪陛下!难道长安菜市口死的人,还不够多吗?

李恒最后一次劝道:“你们若有需要本官帮忙的地方,念在同僚的份上,本官会全力相助。

可你们若枉费凌姑娘的一份苦心,给陛下添乱,别怪本官不念旧情!”

程榆连面都没露,他根本不想跟这些迂腐、固执,视百姓之命如草芥的官员说什么。

他甚至想调走看守的黑羽营将士,给他们一个出逃的机会,然后就能借机斩杀了,杀鸡儆猴。

来边城的长安官吏、权贵、士族越多,就越不好管理,不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他们再把边城人同化了,那才枉费陛下和凌姑娘的良苦用心,害了边城的千秋大业!

他强忍着没有这么做,因为他要私下有别的举动,同样属于不尊重凌姑娘的命令。

只是派了心腹来流民营担任管理官员,将这些长安官老爷们一视同仁,男的跟流民一起去干基础工分活,修河堤、修马路、去工地。

女的管你是官夫人,还是大小姐,必须进工坊干活。

过程在锦岁看来挺好笑的,她就像当初看霍子安当牛大人一样,看着这群官老爷们直播‘流民就常’。

她还特地让那些长安来的官员们亲眼看到这些人干活,她又‘枉开一面’:“到底是朝廷命官,不能只跟流民干一样的活,并且你们干得还不如流民呢!

这样好了,每人每天写一份报告,就‘流民安置’问题写一篇策论,和你们对流民营生活的感想。凡是提出有用意见的,本姑娘给你们加工分。”

又对那些没进流民营的长安官老爷们说:“你们也一样写策论,可以来打探流民营的情况,刚好现在有同僚在里面,一起讨论一下,怎么让底层百姓脱贫。”

咱就不用军训,用这个办法实施长安官老爷改造计划。

那些官夫人、小姐们一样要学,锦岁对她们相对没那么严厉,还许她们进女子学院学习。

至于家眷中有老人和孩子的,她允许继续住在官员住所,不受连带惩罚。但被这些官员认为,是成了‘人质’,他们要敢逃,老小绝对活不了。

开始的时候,这些官员是想尽办法逃脱,想联合所有长安官员反抗。一幅大义凛然的模样:“她今日能这般对我等,明日就能这样对你们!

必须让她知道,我等乃是长安来的朝廷命官,不是流民、难民,不能受她摆布!”

开始还有人意动,但当天下午程榆就带他们去看火药试爆:“新的投石机造好,今日试一试火药的射程。”

然后众官员们就看到,投石机射出数百米远,炸毁山石,在地面炸出巨大的深坑。

锦岁自然也在现场,就是她来指导改良投石机的。她一人站在高处,一众边城的军工官员,专注地聆听她的指点。

而那些站在她身后的将士,如同标枪一般盛气凌人,却对她这个女子,满眼皆是敬佩和信服。

那一刻,长安官员们觉得,就算她不带着‘如朕亲临’的玉牌,一样能指挥全军!

面对这样的女子,除了能质疑和嘲讽她的性别,他们这些文官实在干不了什么事。

这么说吧,顾长萧能把他们提前送来,就是确定了他们在边城掀不起风浪。

但凡有能力翻点风浪的,顾长萧都会打断了手脚,削去了臂膀,然后再送来。

本来还能对僚只是一时嘴快,说了说流民的问题,就被蛮不讲理的凌姑娘强行送到流民营之事气愤不已。

看过这场火炮测试之后,这些官员全都沉默了。

这会听到人在流民营的官员还在说着要反抗,他们唯有沉默应对,最后才真诚地道了句:

“你们还是安分地把凌姑娘要的策论写完,把这些流民安置好,在陛下到来之前从这里离开要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