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倔强古言大男主(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二日卯时,响过晨钟。柳喜喜起床梳洗,发现姜谙早早就在书案前不知在写着什么。咏琴和赋棋退下后,砚书和惜画提了饭盒进来,柳喜喜叫了姜谙几声,姜谙也只是让她先吃。茶余饭饱,柳喜喜行至姜谙身旁,见他的墨不足了,添了点水,研磨了起来,打眼一瞧,案旁已经放了一叠的纸稿,灯里的油烧了大半。“一夜未睡?”柳喜喜见他时不时蹙眉深思,时不时疾笔奋书,思深忧远,好似一个故人。似蹙非蹙罥烟眉,似喜非喜含情目,几分靥愁,一身诗意。柳喜喜虽有这样联想,但他们并不一样。姜谙眉如远山,眼似清泉,鼻挺唇薄,如烟如雾,似有哀愁,他的性子也不活泼,待人接物是文静有礼,规规矩矩,总给人一种沉甸甸含着心事的感觉。“昨晚有了些思绪,怕忘了,赶紧记了下来,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姜谙回道,又写了一会儿,方收了笔,慎重道,“喜喜,我写好了。”“这么快就写完了?”柳喜喜惊道,接过姜谙递来的纸稿,厚厚的一叠,全是姜谙的心思。姜谙道,“你将书院交给了我,我自不能辜负你的期望,不周到的地方,还得请喜喜指点一二。”“好!”柳喜喜高兴道,一页一页的仔细瞧了起来,只是这境国文字才学了月余,长篇大论半识半猜的有些吃力,她又递回给姜谙,眨巴着圆溜溜的杏眼,笑道,“要不……你说给我听吧?”“好。”姜谙接过纸稿,娓娓道来,从立学六学中选取其中四学,国学、律学、书学、算学,又谈到六艺与四学的融合,书院的日常管理,讲学先生的招收,男学生与女学生的不同教学等等,洋洋洒洒,十几张纸,讲了足足两个时辰。柳喜喜吃着果脯点心,认真倾听,待姜谙讲完,她毫不吝啬地赞道,“你这案子写得真不错。”姜谙含羞笑道,“还是喜喜教得好。”“但是……”柳喜喜思索。姜谙忙道,“怎么了?”柳喜喜道,“你这只出不进,怎么维持书院的开支?”姜谙道,“皇帝赐的物什能维持几年。”柳喜喜问道,“然后呢?”“……”姜谙顿住了,垂首蹙眉,短时间内他确实没有考虑好该怎么办。柳喜喜见他为了书院,竟打算拿出全部的聘礼,不免有些感动,昨日他说到不需一束时,应该就有此打算了吧。可物什终有用尽时,到时候,先生学生一个都留不住。柳喜喜又问,“为何不找我商量?”姜谙摇头道,“我不想事事都由喜喜相助,在钱财用尽前,我会想到办法的。”这难道就是倔强的古言大男主人设,不走投无路绝不求助深情女主?柳喜喜因脑洞大开,忍不住笑了笑,颔首许可,决定随他的心意。明明这书院是她提议要开的,前期也是她一手规划,如今倒好,因孕一事,他倒把责任全揽了去,连得开销也想一并包揽下来。“只是还有个问题。”柳喜喜思索道。姜谙紧张地翻着自己的纸稿,问道,“什么问题?”柳喜喜道,“仅凭不需一束,如何就能保证招收到学生?家贫无从致书,心贫无以致学,心无学,意不在此,虽有似无。立学之先,在立心,平民百姓并不看重读书,不如趁着书院建造期间先想想如何才能令父母同意孩童入院读书识字。”“喜喜,听你一言,胜读十年书。”姜谙激动地看着柳喜喜,她明明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可对于百姓疾苦,比他这个平民更为了解,只听他讲一遍,就能找出其中的关键问题,心底既欢喜又忧愁。柳喜喜笑道,“德隆望尊,方得弟子盈室,你可知我为何请你母亲任山长?”姜谙摇头。柳喜喜道,“你自认你母亲非名望大家,但你可知你母亲的学生都是些什么人?”姜谙再摇头,他是男子,虽在书斋待过一些时日,但后来渐渐忘却了,且他母亲在家从不讲书斋的事。柳喜喜道,“乡下书斋除了一些乡绅子弟,最多的是寒门士子,书难借,纸难得,是你母亲尽心尽力将她们培养成才,或许你母亲在城中无声望,在乡下,她可比远在天边的皇帝更值得人尊敬,越是深入基层,越是容易与百姓连成一心,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家贫儿童都能读书识字,你母亲是最好的人选。”姜谙未曾考虑过这一层,觉得自己愚笨至极,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柳喜喜见状,慌道,“怎么了?”“喜喜,我好没用。”姜谙忍了忍,眼泪还是夺眶而出。柳喜喜赶紧抽出手帕替他擦泪,认真说道,“你说你没用,那我不是更没用?”“嗯?”姜谙不解。柳喜喜道,“总让你哭,可不就是我太没用了。”说完,自己先忍不住笑了,姜谙亦是忍不住跟着她一块笑了。,!柳喜喜笑道,“我就:()穿越后,我继承了原主的桃花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