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火油的正确用法(第1页)
史可法献给崇祯的守城第二计是坚壁清野。“陛下,臣的第二计是坚壁清野。北京城方圆二十里内不可以有人口,粮食和树木。但凡留下这些东西就相当于给流贼大军提供战略物资。”“微臣反对!”“微臣反对!”“微臣反对!”史可法话音刚落便有六七个大臣站出来反对。这些人为什么反对,答案是他们在京郊有自己的农庄。农庄里储藏着大量的金银和粮食。这些物资数量太过庞大,一下子都运进城内无处可放。要是让皇帝发现了怕是很难解释。农庄周围有大量的耕地需要人员维护,否则种下去的冬小麦死了怎么办?再说了,从郊外向城内迁移人和物不需要成本的吗?总之一句话,这些人就是不想动。史可法懒得搭理自私自利的大臣和勋贵们,他只对皇帝负责。“陛下,臣不是在和朝臣们商量此事。郊外的树木会变成流贼的盾牌、云梯和箭矢。郊外储藏的粮食会变成流贼的军粮。郊外滞留的人口会变成流贼攻城的炮灰。臣建议,十日后派锦衣卫出城抄家。凡不肯将物资迁入城内者均做资敌处理。一律由锦衣卫抄没其家产,并追究资敌的罪责!”“史可法你好大的胆子!”“史可法你该死!”“陛下,史可法当诛!”一瞬间群臣激愤,大有活剥了史可法的架势。龙椅上的崇祯在这个关键时刻竟然走神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史可法话语中的一个关键词,抄家!抄家好啊,现在银子尚充足,但粮食却是多多益善。郊外的那些农庄里应该有很多很多的粮食吧。史爱卿说得对,这些粮食与其留给李自成,还不如让沈战去抄回来。“众位爱卿不要吵了,朕意已决。京郊20里范围无论人和物一律迁入城内,树木全部砍伐干净。粮多者可以卖给户部,一律按每石二两银子结算。此事以十日为限。十日后朕将派锦衣卫千户沈战出城抄家。凡是被沈战抄到物资者,物资一律没收,还要追求资敌的责任!”“陛下圣明!”在史可法的带领下武官们跪了一地。自私自利的文官和勋贵们则恨得牙根直痒痒。不服气的户部侍郎王正治又站出来作妖。“陛下,让大伙儿搬家没问题。问题是京郊20里范围内树木繁多,这怎么砍得过来呢?史大人的想法未免太不切实际了!”“呃,这个嘛……”耳朵根子软的崇祯疑惑地看向史可法。史可法发出了轻蔑地笑声。“切,王正治你这头蠢驴。一天到晚除了质疑别人,你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能力。谁来砍树,你说谁来砍树?我招那么多的民兵是让他们吃干饭的吗?民兵去砍树,懂了吧,猪!”“噗!”王正治被怼得吐血三升。说事就说事,你个史二愣子干嘛老是揭别人的短!史可法:架不住你真贱啊,老往我的枪口上撞!二人在朝堂上这么一争执崇祯也学到了。原来民兵还有这么多的用途,看来这钱花的也不是很冤枉。当李自成的大军在京郊二十里连一棵树都找不到的时候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哭死。都说史可法楞,在兵事上他可精着呢!崇祯:“史爱卿,你这第二计坚壁清野朕也准了,快给朕说说第三计!”“微臣遵旨!”史可法条理清晰地阐述起了自己的守城第三计。“陛下,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臣观锦衣卫所使用的遂发枪尤胜鸟铳。因此臣准备让工部为守城军打造一万支遂发枪,并配备足量的纸壳子弹。另外,为了弥补遂发枪射速的不足臣还准备打造3000把连弩。同时,火油乃是守城最重要的物资。臣打算至少采购五万两银子的火油。有了这些武器才能在城墙上压制流贼大军。否则就要以命换命,那样我们绝对是吃亏的一方。”崇祯听得心里怦怦直跳。这又是遂发枪,又是连弩,又是火油的得花出去多少银子啊。“工部,史尚书说的这些东西你们能不能造。各类物资造价几何?”被问话的工部尚书范景文出列答话。“回陛下,这些兵器工部皆可制造。遂发枪造价八两银子,含300发纸壳子弹。一万支就是八万两银子。连弩造价六两银子,含600支弩箭。3000把就是一万八千两银子。火油采购五万两的量应该不够支撑一场大规模守城战。臣建议采购十万两白银的火油。所有花销加起来共计十九万八千两白银!”“嘶!”“呼!”,!崇祯也好,朝臣们也好,众人全都倒吸一口冷气。这他喵的打仗就是在燃烧经费。没有足够的银子你就只能拿人命去堆赢战争。崇祯手里没有那么多的人命,那他就只能出银子。“范次辅,朕稍后让人给工部送二十万两白银。史尚书要求的武器装备务必尽早交付。否则耽误了守城战斗唯工部是问!”“微臣遵旨!”范景文不情不愿地说道。银子皇上确实给足了,但是架不住史可法要的东西太多。这又枪又弩又火油的,估计未来两个月工部都别想清闲了。一个都察院的兵科给事中突然站出来弹劾史可法。“陛下,臣弹劾兵部尚书史可法铺张浪费。他的三条守城计就花出去69万两银子。要是这样花钱的话拴条狗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都能守住北京城。尤其是火油一项,竟然花费十万两白银之多。那玩意一把火瞬间烧没,这跟用银子砸流贼有什么分别?”“咦?”“貌似有道理诶!”“要是火油随便用我也能守住北京城!”一群啥也不懂的文官又开始死灰复燃了。“臣附议!”“臣附议!”在一群大臣的怂恿下崇祯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好你个史可法,不拿朕的银子当钱是吧。“史可法,关于火油一事你如何解释。是否如群臣所说丝毫不考虑成本胡乱使用?”这要是换个心眼小的人估计就被气死了。所幸史可法不是心眼小的人,他是固执己见的二楞子。“陛下,群臣皆猪狗不如之辈,不必听他们胡说八道。火油倾倒至城下一燃即没,这是蠢货才会有的想法。任何一个知兵之人都不会这样使用火油!”如果眼神能杀人史可法已经死了一百次不止,好多被骂的大臣都恶狠狠地瞪着他。崇祯见史可法如此理直气壮,士气不自觉地弱了几分。“史爱卿,不妨说一说你对火油的使用方法。如果你说得合理朕便不治你的罪。”“好家伙,自己一心为国还要冒着被治罪的风险!”史可法在心中冷笑道。不过无所谓,史可法的心中不只有一个皇帝,还有黎民百姓。“启禀陛下,火油虽是杀人利器但不易久燃。正确的做法是将树枝和杂草捆在一起,然后淋上适量的火油。火油犀利,粘性强且无法熄灭。树枝和杂草量大管饱,可以大幅延长燃烧的时间。一通一通倾倒火油御敌乃是愚蠢的行为。一捆一捆地抛出淋有火油的枯枝和杂草才是长久之计。这些都是军事常识,只有那些不懂守城的人才会在那里瞎逼逼!”“哈哈哈哈!”朝堂上的武将们哄堂大笑。被骂的文官们一个个羞得无地自容。尤其是出来弹劾史可法的兵科给事中更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丢脸,太丢脸了!一些有心的大臣发现了一件奇葩的事情。这史二楞子在嬉笑怒骂中竟然又忽悠到二十万两白银。史可法:别急,我还有最后一计没说呢!:()大明抄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