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卫民医馆来为民(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大堂内一片寂静,官员们面面相觑,神色各异。有人微微皱眉,有人低头不语,还有人眼神闪烁,似乎在躲避贺仲咸的目光。夏献云的脸色变得铁青,他紧握着卷宗,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贺仲咸见众人沉默,又补充道:“小的少报收成,也不过是为了少交些税赋,给百姓留条生路罢了。可这虚报的田地、少算的收成,早已成了公开的秘密。即便有一天水落石出,被朝廷发现,又能如何?难道还能把百姓的骨头榨出油来不成?”

夏献云听到贺仲咸的话,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猛地一拍案几,厉声喝道:“贺仲咸!你这话未免太过放肆!”

他站起身,目光直盯着贺仲咸,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怒,“即便百姓日子艰难,我等身为朝廷命官,也绝不能违背朝廷法度!”

他挺直身子,面朝北方,神情庄重,仿佛崇祯皇帝就在眼前,语气中带着几分敬意,“崇祯皇帝圣明,日夜操劳国事,为百姓谋福祉。陛下怎会不知民间疾苦?”

“只是近年战事不断,辽东边疆尚未平定,中原又土匪横行,处处都需要银两。这些赋税,都是为了整个大明,为了保全国家的根基。没有大明,你,我,在这算什么?!”

夏献云收回目光,重新落在贺仲咸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警告:“你如此妄议朝廷,岂不是在动摇民心?你四处宣扬童谣,就不怕坏了朝廷的名声?”

贺仲咸见夏献云咄咄逼人,心里虽有些发怵,但脸上却硬生生挤出一丝冷笑,不甘示弱地反驳道:“夏大人,您忠于朝廷,我贺仲咸也忠于朝廷。可如今百姓们的日子实在艰难,要是再强行征税,只怕会激起民变。”

说到兴起之处,他有些忿忿不平,“如今战事频繁,百姓们已经不堪重负。我低报收成,也是为了给百姓们留一条活路。朝廷的法度固然重要,但百姓的性命难道就不重要吗?”

雷起龙微微眯起眼睛,眼神里似是藏着什么,让人捉摸不透。这大明的乱世,百姓日子本就难过,如今又遭这灾,更是难上加难。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疾不徐:“献云所言极是,朝廷法度不可违。然而,仲咸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百姓生计艰难,我等身为父母官,自当体恤民情。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夏献云闻言,神色微微一滞。雷知府向来圆滑,善于在各方势力之间周旋。贺仲咸能深受雷知府信赖,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想到这里,他压下心中的不满,不再多言,只是微微拱手道:“大人所言极是。”

雷起龙见状,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好了,此事暂且搁置,待日后详议。诸位同僚,还需以大局为重,切莫因小失大。”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大堂内的紧张气氛也随之缓和下来。

贺仲咸见夏献云停止了争论,心中微微松了口气,但眉间的愁绪却丝毫未减。他深知,粮食问题一日不解决,善化县的百姓就多一分危险。此时,他心中已有了另一个打算,只是这个办法也并非万无一失。

他微微整理了一下衣衫,起身拱手道:“大人,小的还有一事禀报。小的已派人与长沙府其他县的粮长联系,恳请他们支援。”

雷起龙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点头道:“此举甚好,借粮之事务必抓紧办理。你配合好明达,确保粮食发放到百姓手中,不可出现克扣之事。”

贺仲咸见雷起龙满口答应,心中稍安,便继续说道:“只是各县自身难保,能调拨的粮食实在有限。若要借粮,他们提出需以银两为抵押。此事还需大人定夺。”

雷起龙听到“银两”二字,神色微微一滞,原本舒展的眉头又渐渐皱起:“若实在无粮可借,只能先让百姓们自行采挖野菜、树皮充饥,待秋后新粮入仓再作打算。”

这话一出口,贺仲咸心里直犯嘀咕,心说这雷知府可真是会打如意算盘,让百姓吃野菜、树皮,这不就是把灾民往绝路上逼吗?不过他也不敢多言,只能在心里默默吐槽。

就在这时,长沙府医官张文远再也坐不住了。他眼珠子一转,觉得机不可失,忙起身说道:“大人,洪灾过后,疫病易发。下官已安排医师前往各受灾地区,为百姓诊治。”

他微微一顿,脸上露出一丝为难,语气也变得沉重起来,“只是药材匮乏,急需补充,还望大人能从府库中拨些银两,让下官去购置药材,以备不时之需。”

雷起龙听了张文远的话,眉头皱得更紧了,仿佛额头上挂了个“川”字。他心里暗道:这银子的缺口可不是个小数目,如今贺粮长要买粮,张医官要买药,这不是明摆着让他这个知府左右为难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