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 李丞相输压合肥县令草草结案(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黎明的曙光,宛如一层薄纱,缓缓揭开了皇陵神秘而阴森的面纱。昨夜被李飞等人打昏死过去的守陵人,悠悠转醒,脑袋还昏昏沉沉,似被重锤敲打过一般,残留着钝痛。他们懵懂地眨了眨眼睛,好一会儿才认清周遭的景象,意识到天色已然大亮。“遭了,遭了!”其中一名守陵人猛地一拍大腿,惊恐之色瞬间爬满脸庞,声音因慌乱而拔高了几个调,“莫不是遭了盗墓贼?”其余两人闻言,也瞬间从迷糊中惊醒,神色慌张地爬起身来,顾不得浑身的酸痛与僵硬,手忙脚乱地整理好衣衫,急匆匆往皇陵内奔去。一踏入皇陵,阴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混合着陈旧腐朽的味道,让人心生寒意。他们擎着灯笼,瞪大了眼睛,沿着墓室通道逐一排查,手中的灯笼光影摇曳,映照着墙壁上那些古老神秘、似在无声诉说着往昔故事的浮雕,更添几分诡异氛围。每一间墓室,每一处存放棺椁的地方,他们都不敢有丝毫懈怠,细细审视着,手指颤抖着摩挲过那些珍贵的陪葬器具,额头豆大的汗珠滚落,砸在石板地上。然而,一番严谨细致的勘查过后,发现没有丢失任何东西。9他们诧异地对视一眼,眼中满是疑惑与不解——皇陵内竟没有丢失任何物品。可这并未让他们松一口气,相反,心头的阴霾愈发浓重。若是将昨夜被人打昏、疑似遭盗墓贼闯入之事上报,上头追究起来,他们失职之罪怕是难以逃脱,轻则丢了饭碗,重则性命堪忧。几人交换了一个眼色,默契地选择了沉默,将这秘密深埋心底,只盼着此事就此揭过,不再有后续风波。与此同时,合肥县城内,县太爷为了马文一家被杀之事忙得焦头烂额。街头巷尾,衙役们四处奔走,锐利的目光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形迹可疑之人,挨家挨户地盘查询问,试图从邻里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案件的蛛丝马迹。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一举一动,早已落入李丞相眼线的监视之中。李丞相得知县太爷这般大动干戈地彻查,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他可不能让真相浮出水面,让自己与这桩命案牵扯上一丝一毫的关联。当下,便差遣了一名心腹,快马加鞭赶往合肥县,秘密求见县太爷。县衙内,心腹将李丞相的意思委婉却又不容置疑地传达:“大人,这马文一家之事,上头已有定论,不过是一场谋财害命的俗事罢了,无需再这般大费周章。您呐,寻个替死鬼,早早结案,也省得闹得人心惶惶,扰了县城的安宁。”县太爷面露难色,心中虽满是不情愿,知晓这背后定有隐情,可面对李丞相的施压,权衡之下,也只能无奈妥协。没几日,县衙便宣称抓到了凶手,那所谓的替死鬼,不过是个流落街头、无亲无故的流浪汉。公堂之上,无论他如何声泪俱下地喊冤,在早已编排好的“证据”与证词面前,一切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很快,他便被押赴刑场,在百姓的围观下,砍首示众。人群之中,马秋菊身形单薄,面色苍白如纸,双眼死死盯着那被斩首的替死鬼,双手紧握成拳,指甲嵌入掌心,鲜血渗出也浑然不觉。她怎会相信这荒诞的结局?那个讨水喝的壮士,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如烙铁般印刻在她脑海。那夜席间的询问,离去时的匆匆背影,分明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定是他,残忍地屠戮了自己的家人。“哼,想这般敷衍了事,绝不可能。”马秋菊咬着下唇,直至唇破出血,心中复仇的火焰熊熊燃烧,几乎要将她整个人吞噬。她暗暗发誓,哪怕踏破这万里河山,寻遍每一个市井小巷、荒村野岭,也要揪出那个真凶,让他血债血偿,为家人讨回公道,还亲人在天之灵一个迟来的安息。此后,马秋菊变卖了家中仅存的些许家当,换得些许盘缠,背上行囊,踏上了这条满是荆棘与未知的复仇之路。她逢人便打听,见客栈、酒馆便进去询问,不放过一丝可能与那壮士有关的线索,每一个日落月升,都见证着她的执着与坚毅,复仇的信念在她心间生根发芽,日益茁壮,支撑着她无畏地前行。:()倾世皇妃回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