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 种瓜种豆(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先将一些没发芽成功的地补上麦种。然后就是种苞米。种苞米的方法,跟种麦子一样。依然是刨出浅沟,丢种子,放草木灰,盖土。只是何春花还在地里撒了几颗南瓜、黄瓜、豆角种子。豆角和黄瓜藤子都需要攀枝儿,而长起来的苞米杆正好可以给它借力。就算没攀爬成功也没事,窝在地里依然能长,只不过被苞米杆挡了阳光,长的慢一些罢了。小时候掰苞米,最开心的就是在苞米地里找到了嫩黄瓜。那时候菜园子里的黄瓜早已变老,而苞米地里的黄瓜因为阳光不充足有好些还是嫩的。掰苞米的时节,正是秋老虎最厉害的时候。苞米地里钻上小半天,早就又热又渴。而爽脆多汁的黄瓜就是最好的解渴神器。这些种子撒下去,完全就是看运气。所以何春花也并没有丢多少,只是本着不浪费土地的原则,随性而为。苞米只种了一亩地,剩下的土地要留给棉花。种棉花,可不是跟麦子和苞米一样,直接往地上撒种子就行。棉花得先育苗。前些天,他们开辟门口的菜园时,何春花已经划拉出一小块地做育苗床。将育苗床里的土浇上农家肥。就那两天,这片地的味道顶风臭十里。坐在山洞里都能闻到。柳大夫甚至还问,这个棉花非种不可吗?何春花觉得好笑,这才哪到哪,接下来,还有令所有农村孩子闻风丧胆的搓粪球环节。这简直是她的童年噩梦。不过,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伟大的。等她长大了,看了不少相关的网络视频之后,觉得其实也没必要没苦硬吃。所以,她让李老头拿木头做了一个营养钵。营养钵下面是一个空心的圆筒,然后一端做一个活塞,上面是一个用四根木头做的长方形框架,长的木头能到人大腿高,这样取土时不用弯腰驼背,会轻松很多。短的木头,一端用做扶手,另外一端用一根更短的木头与活塞连接。施过粪水的土比较湿润,直接用圆筒插入土里,就能轻松带起一筒土。然后底端沾点干燥的草木灰,使泥土不会与地面粘连。然后将土移到一边的空地上,轻踩靠近地面的短木头,将土推出来,这样棉花的营养土就算做好了。虽然味道依然大,但是至少没有徒手搓那样让人恶心的吃不下饭。营养土做好之后,用水浇湿一遍,然后中间放上棉花种子。再盖上薄土,静等它发芽。何春花数了一下,有106颗种子,这就是她全部的希望。其实棉花也可以跟苞米一样,直接丢种子到地里,不需要育苗。可是她不敢赌,育苗就是用精耕细作的方法,尽量保证每一株棉花都成活。等棉花种子长成半尺多高的苗,就将它移栽到那片预留的地里。然而,这才只是第一步。最让何春花头疼的就是,棉花容易长棉铃虫。所以估摸着她们要很多时间耗费在人力捉虫这件事上了。这期间,还得浇水,施肥,除草……总之,只要种了棉花,就有做不完的活儿。棉花种下,辣子苗也长了起来。不过这些菜园里的活计,本就不多,何春花和赵婶子三人没花半个时辰就做好了。紧接着就是红薯育苗。短短一个来月,坎下这一片地里已经种上了辣椒,土豆,红薯,还有边边角角撒了些豆角种子。李老头是一粒种子都不愿意浪费。连来不及开出来的荒地,都撒上了南瓜和菜瓜种子。其实吧,何春花觉得,这个菜瓜种子也没必要撒那么多。这里的菜瓜,就是她小时候常吃的佛手瓜。一颗藤子能结上好多个,跟冬天地里的萝卜一样,好像怎么也吃不完。还让她害怕的峨眉豆,何春花不确定是不是对这种豆子过敏,吃起来总觉得卡喉咙。所以,当李老头在叹息忘了带峨眉豆种子时,何春花还暗自高兴了一把。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她还去挑食,那就是上赶着挨骂。不用勉强自己吃不:()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发家致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