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你看你又急(第1页)
“老领导,这……”于正来看着夏天这个煮熟的鸭子,可能要飞了,顿时急了。“小于啊,别急,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行了行了,小王,你先回去忙吧!”“是,部长!”王局长看了一眼于正来,知道部长要和于正来说点关起门来的话。十分有眼力见的离开了。路上,王局长想着夏天的事情,思考了一番。不过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放弃了心中的想法。他知道,覃部长决定的事情,他是没有办法改变的。除非林业部的一把手出手,不过那位一把手,他也搭不上话啊!办公室中。“小于啊,别着急!”“我知道你们那里的情况,这不,我把小夏分给你们了!”“可是,领导……”“你看,你又急?”覃副部长看着自己原来的这个部下,他知道于正来的脾气。“这样,人我也给你了,今晚去家里吃个饭,明天你就回去吧!”“围场县林业局可还等你回去主持大局呢!”于正来听到老领导的这番话之后,知道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只能微微叹了口气。自己明明捡了个大便宜,可惜大便宜还没到手,便飞走了。虽然说这个大便宜本来也不属于自己,但是自己竟然有些失落。夏天并不知道于正来的心理活动,此刻的他正在猫耳胡同街道办事处。王新平如今已经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正儿八经的副处级干部。虽然说北平城这地方,一块砖头砸下去,能砸到一大片的处级干部。但是能坐到处级干部的位置上,也是很牛逼了。“王叔,是这样!”“我打算去基层了!但是我的这个房子!”虽然夏天舍不得北平城的房子,但是也没办法!他家里就这一个独苗苗,也没有兄弟姐妹。再加上父母早早的便祭了天。但是房子是需要有人住着的。人住着,有人气。一旦长时间荒着不住人,那房子也就没了人气。房子一旦没了人气,那这房子也就废了。所以尽管在不舍,这房子,该出手还是需要出手的。“夏小子,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怎么好端端的要下基层呢?”王新平一听夏天说要下基层,十分的不理解。夏天大学毕业,留在北平,有大好的前途。夏天便把他最近发生的事情给王新平说了一下。当然,他隐瞒了系统的事情。系统是夏天最大的秘密,他这辈子不可能和任何人说起。哪怕以后结婚了,和媳妇也不会说。王新平听完夏天的话,也是欣慰的点了点头。他就知道,他老团长的崽一定是好样的。“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我打算留在北平城过完年,过完年之后,还有些事情处理,等事情处理好了,再出发!”“好,房子的事情我会帮你处理的!”王新平点点头,对着夏天说道。“那行,王叔,你先忙,我打算去张叔,老王叔的那里去看看。”“顺便也和他们说一下!”王新平闻言,点了点头。“是该和他们也说一下,那我就不留你了!”“记得替我和你张叔问好!”“放心吧,王叔!”夏天走后,王新平坐在那里,思索着夏天拜托给他的事。……晚上,夏天去了张处长家里,和张处长说了他要下基层的事情。张处长听完夏天的话,表示理解。他知道,夏天这个雏鹰已经开始展翅了。与此同时。在覃副部长的家中,于正来吃着金大姐做的菜,味同嚼蜡。他实在是没有胃口。他知道,自己这趟北平城,算是白跑了。金佩云看着心不在焉的于正来,想要说点什么。被一旁的覃副部长给拦了下来。金佩云虽然不明白自己丈夫什么意思,但也识趣的没有多问。此时,距离1956年的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接下来的一个月,夏天逐一拜访了自己便宜父亲在北平城的老部下,老战友等。并且采购了一些需要的东西。今年开始,就正式开启了币制改革和票证时代。不管干什么,都需要有票。吃的喝的等日用品夏天不担心,因为有系统给的生活物资大礼包在。但是一些别的东西,还是需要夏天准备的。比如说棉衣棉被这些东西,烟酒等等。从今年开始,买棉花,扯布料都要票之后。还是比较麻烦的,所以夏天还是得提前准备准备。很快,1956年的春节如期而至。除夕夜,夏天哪里都没有去。就呆在自己的小院中,哦,不对,现在是王新平的小院。是的,这个小院被王新平给买了下来。,!不过王新平也没有立马就让夏天搬走。而是等夏天离开北平城之后,他才会搬过来。王新平有单位分的筒子楼。他之所以买了夏天的小院,一方面是为了上班方便。另一方面,也是存了帮夏天照看房子的心思。是的,王新平只是以买的名义,照顾夏天。毕竟这是自己老团长的独苗苗,自己不照顾他,谁照顾呢?只要夏天以后调回京城,他就把房子立马还给夏天。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也是和家里那口子商量后的结果。他家里的那口子知道他的决定之后,举双手赞成。毕竟他和家里那口子能成,还多亏了夏天的便宜母亲。当然了,夏天并不知道王新平的打算。夏天默默的收拾了房间,将自己的物品和便宜父母的遗物通通装进随身空间。这将是我在北平城过的最后一个新年了吧!夏天躺在炕上,看着房梁,默默地想着。时间很快便来到了1956年8月23日。过完年的这半年时间里,夏天采购了一些烟酒,倒腾了一些罕见的票据。毕竟去了塞罕坝,一些票据可就不好弄了。夏天告别了来送他的王新平,踏上了开往承德地区的列车。故事,便从这一刻开始。……坐了一夜的火车,夏天的脚终于踏上了承德行署的土地。下了车,夏天碰到了一辆去围场县的驴车。约定好给赶驴车的大爷两分钱(已经完成币制改革,以后就是正常的水平了),便搭上了去围场县的车。半天后,驴车来到了塞罕坝。故事也来到了小说开头的那一幕。……:()年代:我在塞罕坝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