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平替(第1页)
在任何时代,白糖的地位都很高。和粮食、石头并称为战略三驾马车糖分不仅是维持能量的必备品,紧急时刻还能当药品,碰上某种盐分还会变成火药。想搞到白糖,那绝对是痴心妄想。不过,这难不倒陈东。他有办法在不违背政策的情况下,搞到这些东西。上了山,陈东始终抬头看。马蜂的巢穴基本建在土洞或者树洞里。很快,陈东把目光锁定在一棵白桦木的顶端。树洞上突出一块棕黑色的玩意。那就是马蜂窝。蜂窝呈漏斗状,表面像蜂窝煤,已经有些风化。没有蜜蜂的进出,这东西看着就死气沉沉。不过,陈东知道,一团死气的背后,可是金黄的蜜!蜜蜂采蜜的时间很有限,主要集中在七八两个月,这两个月的时间,要把越冬的食物准备出来。所以天气越冷,蜜蜂死得越快。倒不是冻死的,是累死的。这些蜜采回来,会储存在蜂巢里,而蜜蜂会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蜂团。大部分蜜蜂都处于半冬眠状态,处于蜂团中央的蜂王蜂后则享受工蜂带回来的蜂蜜,给来年产幼虫做准备。一个蜂巢就是缩小版的人类社会,大部分人都是牺牲品。当然,这件事是在很多年以后才被昆虫学家破译。没人知道冬天的蜂巢还能产蜜!陈东在下面看了好久,脑子里冒出一个更大胆的想法。说干就干!爬树这种事,对他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陈东脱下袄子,又把随手捡来的树杈含在嘴里,几步短距离的冲刺,让陈东如猿猴一般稳稳趴在树干上。之间陈东手攀脚挪,步步踩着树杈,那叫一个又稳又快。分钟以后,陈东几乎爬到树冠。白桦树几十米高,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陈东一手抱着树干,一手解开腰间的麻绳,用登山扣把自己和树干固定在一起。确定安全以后,陈东把嘴里的木棍拿下来,试探着敲击马蜂窝。冬天很干燥,每敲一下都会带出来一些碎渣。除了碎渣,还有一些已经干瘪的蜜蜂飘飘坠落。这是蜂团最外围的工蜂,所有的价值都被榨取光了,早就死透了。见死蜂不再掉落,陈东拿出腰间的镰刀,小心翼翼地在蜂窝中段凿出空洞。这个动作必须很轻,否则惊醒半冬眠的马蜂,定被蜇个满头包。这么高的地方,连躲都没地方躲。“咔嗒!”随着轻微的开裂,暗黄色的蜂蜜渐渐渗透出来。陈东赶紧拿出准备好的土罐,把流出来的蜂蜜接到罐子里来。蜂蜜极其粘稠,流淌得十分缓慢。陈东只能在这慢慢熬,慢慢等。山风吹过,陈东浑身打颤。刚才为了更方便爬树,只能把大袄子脱掉。没办法,忍着吧!很多年以后,野蜂蜜卖到天价,和采收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约莫着一个小时,暗黄色的蜂蜜停止渗出。此时,陈东已经冻得浑身发麻。如果不是腰上有绳子,真坚持不了这么久。陈东缓缓爬下树,在树干下做好标记,抱着蜂蜜往家里跑。直到回到地下室,守在柴窑旁,陈东才感觉身子渐渐暖和过来。这来之不易的蜂蜜,将会成为全家人活下去的资本!蜂蜜差不多有二斤左右,陈东拿出来三分之一,沏了一大锅蜂蜜水。这东西是一等一的稀罕物,大家已经太久没尝到甜味了。物质贫瘠的年代,人极其容易满足。一口甜水就足够让人幸福感爆棚。家里人高兴了,陈东也就高兴了。趁着大家喝蜂蜜水的时候,陈东又转头点上锅灶。蜂蜜和清水的比例按照1:2兑入锅里,文火徐徐加热,蜂蜜在锅里翻起细密的白色小泡。陈东赶紧关火,用自制的简易毛刷把蜜糖均匀的刷在肉上,再吊起来二次熏烤。在蜜糖的作用下,枣红色的熏肉渐渐变得油亮,乳白色的肥肉变得红润。脂肪被最大限度保留,瘦肉的缝隙中挂满蜜糖。这是把两广和云贵地区的做法结合了,既满足口味,又满足储存!不用吃,单单是看着,就足够让人咽口水。熏肉算是做成了!不过,为了让味道更好,必须挂在熏肉房里继续接触烟熏。当第一排架子被挂满的时候,陈东稍微有了一些安全感。可这些远远不够。现在最缺的,一个是肉,一个是蜂蜜。不过,陈东早就有了打算。……转天,陈东又一次钻到山里,找到昨天做好标记的白桦树。四下无人,陈东又麻利地爬到树上,拿着小木棍捅向马蜂窝。马蜂窝里没什么声音。这和陈东预想的一样。昨天陈东把所有的蜜都带走了,冬天的蜂群急需营养,离开蜂蜜活不了多久。按时间推算,外围的工蜂已经死得差不多了,只剩下蜂王和蜂后。蜂王和蜂后唯一的作用就是繁衍后代,几乎没什么采蜜的能力。换句话说,没了工蜂,这俩货也离死不远了。正好,陈东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家。没错,陈东要养蜂。只要自己能建出蜂房,让蜂王和蜂后繁衍出后代,那就可以保证一件事。至少今年九月份之前,自己始终有蜂蜜可以采。而蜂蜜这种东西的保质期又是bug一般的存在,只要不碰水,两年内不会变质。这一场旱灾差不多要持续三年,有了这些东西,生存难度就会降低很多!马蜂窝已经没什么杀伤力了,陈东索性将其摘下,放在土篮子带走。他顺着斜坡往上走,一直走到山顶。泉眼旁。几只麂子在圈里优哉悠哉地吃着草,还有几只卧在地上,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这就意味着,麂子的野性被磨下去不少。然而,陈东心里却没半点惊喜,反而是有些不安。就这么被驯服了?太诡异了吧……:()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