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霸州人。”

“怎么来昌平开荒,我年前路过霸州,那边不是有不少荒地?”

“回贵人的话,老汉跟同乡一起来投奔贵人,贵人赏一条活路,老汉实在不安心,便帮贵人做点事。”

皇帝耐心询问,终于问出这位花甲老人家中情况,老人家里本有十多亩水田,前几年家中儿子儿媳相继病死,他年迈无力养育孙儿,田便租给了村里人种,自己靠着开荒的地种些粮食为生。

秋日衙役来收税,说他开荒的荒田是有主的,是熟田,要补缴税。

“老汉哪有来的钱,只能变卖了十多亩水田补上税。”

“好在这边娘娘慈善,愿意收留老汉和两个孙子,老汉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皇帝蹲下身问,“朝廷已经下令开垦的荒地也不允许原主人要回,这些衙门就不管吗?”

老汉摇摇头,“怎么管?地契主人是上面的旗人老爷,衙门谁敢管?”

皇帝皱眉,告别老汉后,又沿途问了不少人,全是京师周边失地之人。

皇帝眉头皱得更紧了,上了马车继续往小汤山走。

“此地人杰地灵呐。”皇帝看着还是绿茵一片的大汤山,赞叹了一声。

一路过来,见到的都是枯黄叶子,只这里还是一片葱绿。

张英也跟着赞叹。

明珠走过来提醒,“皇上,汤山自古便有汤池。”

汤池?

皇帝先考虑到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年纪大了,近来背后还起了癣,太医曾进言常泡温汤能够缓解癣症伴随的瘙痒。

只是太皇太后嫌出京太过兴师动众,一直不愿意冬日出巡。

皇帝若有所思,想到某人上回反应过大,暂且将这个想法压在心底。

“前面可是小汤山?”皇帝望着远处的山询问。

“是。”张英恭敬询问,“皇上可要去?听闻贵妃娘娘的人兴师动众请来上千人预备修建一座庄子。”

明珠若有所指道:“敦复此言差矣,我怎么听说这上千人都是来投奔娘娘庄子的流民,差使人干活,给予人报酬,这是活人性命的善事,怎么能称得上兴师动众?”

张英顺理成章道歉,“是臣说错了。”

明珠若有所思,也没揪着这点穷追不舍。

他看向皇帝,微微躬身询问,“皇上可要去小汤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