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 第868章 番外之若华三(第2页)
“吏部这里,得选一个合适的人去河西郡做郡守。”“此外,户部也得提前预备。建立一个新城,需要大批钱粮和人力物力。有大半年时间,可以从容筹备。”
王丞相拱手道:“臣这就请冯尚书等人来商议此事。”
冯尚书都将近八旬的人了,还要整日为大梁钱粮操心。太子殿下心里怪不忍的,想了想道:“让汤侍郎来就行了。冯尚书好生歇着。”
王丞相无奈一笑:“冯尚书的脾气,殿下又不是不知道。这等大事绕过他,他定然会恼怒。”
陈丞相致仕,冯尚书就是朝堂里资历最老的臣子。以冯尚书的耿直脾气,瞪起眼珠子的时候,便是太子殿下心里也怵。
姜宁只得笑着改口:“那就请冯尚书来一并议事。”
冯尚书也不是故意赖着不肯退,他比陈丞相还大了三岁,整日操心劳碌,身体却格外好。如今满头白了,依然箭步如飞。进了昭和殿后,冯尚书便拿出天子的亲笔书信:“皇上要设新梁城,吸纳草原部族,此事做好了,能换来边境真正的长久安宁。”
“老臣十分赞成。”
“建立新梁城需要的钱粮物资,都由户部来支出。”
大梁这些年风调雨顺,吏治清明,百姓富足,国库充盈。冯尚书底气足腰杆挺得笔直。
太子殿下一脸欣然:“那此事就这么定下了。”顿了顿,委婉地提醒:“冯尚书老当益壮,也别太劳累了。有什么事,吩咐一声,让汤侍郎去办就是。”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冯尚书笑道:“太子殿下请放心,老臣知道轻重,不会硬撑。等新梁城建起来了,老臣就会上奏折,安心告老颐养天年。”
话是这么说,户部一旦运转起来,冯尚书根本就没闲着的时候。他还是秉持着一惯以来的行事风格,每天亲自盯着户部众官员做事。
半年后,吏部新派的官员去了河西郡,接替郡守一职。
卢若华收拾行李,启程去了边关。
一直在郦县做县令的卢颖,对梅姨娘笑道:“娘以后别替妹妹操心了。妹妹有冲劲有干劲,是皇上的心腹爱臣。”
“等新梁城建起来,妹妹做了新梁城郡守,教化关外部族,日后可以载入青史。”
梅姨娘不懂这些,有些懵:“不就是做郡守吗?她原来也是河西郡的郡守,去边关做郡守,怎么就这么厉害了?”
卢颖笑着叹一声:“当然大不一样。娘只要知道,妹妹以后将会是大梁名臣就行了。”
梅姨娘舒展眉头,笑了起来:“我不懂这些。总之,你们兄妹两个,都要做皇上的忠臣,用心当差做事。”
卢颖含笑点头应是。
他的官途基本也就到顶了。女帝陛下会用他,却也不会过于重用。
卢若华就不同了。一个连嫁人生子都摒弃一心建功立业的女官,才是女帝陛下最忠心也最合用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