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第1页)
贞观十八年,长安城,平康坊。
天色灰蒙,细雨连绵数十日,使整个长安城升腾起灰蒙蒙的雾气,此刻正是辰时,平康坊经历了又一夜狂欢,归于沉静,还在休憩当中。
谁也没注意到,狭窄的曲巷内,一位怀里抱着布包,撑着油纸伞的小仆僮,正蹒跚赶去位于上曲的暖香楼。
暖香楼的花魁魏巧莲,数月前在他们铺子里订了一件用月华锦制成的大袖袍衫,那可是一等一的好料子,市面上买不到,只有每年给宫里的上贡中才能匀出数匹,也都被圣人尽数赏给了股肱之臣。
魏巧莲一得到这匹料子,便马上转交给他们铺子,并交代他们,一定要赶在中秋节前将袍衫制好,好让她在中秋节当夜穿给恩客看。
今日便是中秋,小仆僮想到魏巧莲那骄纵的样子,不禁加快脚步,只想赶紧将掌柜交办的事完成。
他穿着一只缺齿木屐,目光也紧紧锁在怀中的月华锦上,丝毫没有注意暖香楼前的一块青石板也缺了一角,而那只坏了的木屐又恰好卡进石板的缺角里。
金风玉露一相逢,他便绊了个狗啃泥。
怀里的布包也滚到一旁,骨碌钻进了路边的草丛中。
小仆僮顾不得身上的泥泞,赶忙爬起身去找寻那只布包。
布包散开了半边,露出里面那件华服五彩斑斓的一角,斑斓花色上,晕染出大片深色水印。
仆僮重新包好华服,簌簌落下泪来。
魏巧莲不是好说话的人,身边的婢女也总是换了一批又一批,据说她的情郎是镇守边关的大将军,这身华服就是为穿给他而看的。
若她发现是自己弄湿了这件衣裳,后果不堪设想。
他仰头盯着暖香楼的楼顶,犹豫此刻是不是逃跑比较好。
左右为难之际,草丛中的一棵槐树桩里却传出人声来。
“真可惜呀,这么漂亮的料子就被糟蹋了。”
“若是穿在那个女人身上,一定能让她今夜在情郎面前大放异彩吧,可惜可惜。”
“这个小鬼也可怜,干了这么一桩混账事,回去怕不是得被打死。”
小仆僮闻言,愈发悲从心来,蹲在地上呜呜哭出声。
“啧啧。”那声音啧然道:“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魏巧莲正坐在妆奁前妆扮,待会儿她的婢女会来给她奉茶,那杯茶是必倒的,只要把包裹放在她右手边,届时茶水一定会倒在包裹上。”
“这样,魏巧莲便弄不清到底是谁弄脏了袍衫。”
小仆僮听到这里,虽觉得奇怪,但眼下也没别的办法,于是他擦干眼泪,拎起布包,定神进了暖香楼。
见了魏巧莲,她果然正伏在妆奁前,专心致志地描眉。
她绘得小心翼翼,知道来人了,也不看小仆僮一眼,只道:“放一边吧,我待会再看。”
仆僮闻言,便大着胆子将包裹放在她右手边,她果然没有注意到包裹上的深色水渍,只盯着铜镜,又道:“我身后的木盒子里有半吊钱,你自行拿了回去给掌柜复命吧。”
小仆僮拿上钱,谢过了她,也不敢久留,三步并两步地离开了暖香楼。
才出了楼,忽而听见楼上一声惨叫径直落在背后,伴随着重物落地的脆响,接着嘈杂声及尖叫声从整栋楼升起。
鸡皮疙瘩顿时炸满了全身,小仆僮不敢细想,更不敢回头,他加快脚步,正打算离开,那个声音又从脚边传来。
“原来你能听见我说话。”
小仆僮心中一惊,但仍不动声色,继续往前走。
现在回想起来,方觉得后怕。
木桩怎么会说人话的,还说得那么准,怕不是遇见了传说中的妖怪。
直觉告诉他,不要理会这个声音才是明智之举。
那个声音不远不近地跟随着他,又懒洋洋道:“本来,那个被推下来的人该是你才对,受了我的好处,不给回报,你以为你跑得掉吗?”
见小仆僮不为所动,那声音才有些慌张道:“别走!你会需要我的,你也见识了我的能耐,我可以未卜先知,能给你很多很多好处,花不完的钱!相应地,你只要给我一个栖身之所就好。”
这个诱惑实在太大,小仆僮终于停下脚步,对着一丛杂草半信半疑道:“你真的能给我花不完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