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练习(第2页)
徐晓斌的情绪反而慢慢平息了下来。他目不转睛地望着季辞,嘴角渐渐浮出笑意。
“玩够了就别玩了。”徐晓斌说,像在宠溺地哄一个小孩,“除了我,还有谁做到这种位置,还能容忍你这么没礼貌?”
他笑道:“多漂亮的小姑娘,别把自己弄得像个发疯的小丑似的。”
季辞不是没有怀疑过自己。她甚至怀疑过自己做的所有事情到底有没有用,是不是真的在自娱自乐。
一切努力到现在都好像泥牛入海,看不到任何效果。
徐晓斌还在不停地质疑她,否定她,把她的所作所为贬低为任性儿童的无理取闹,跳梁小丑的失智发疯。
徐晓斌的话不能相信,季辞一遍又一遍告诫自己。必须坚持下去,必须相信自己的判断。
她说:“人在做,天在看。”
站起来,她俯视徐晓斌,“敖小女太太做的法事你不是不敢来么?我告诉你我听到他们说了什么——你的气运到头了。你以后会官司缠身,一直走下坡路。你的事业将再也无法翻身,人生失败透顶,厄运一直缠着你。”
*
叶希木他们毕业旅行回来后,季辞计划恢复江泳。叶希木依然有不少活动安排,他精密地规划时间,每周两次规律地陪季辞下长江。游了两周之后,叶希木的时间终于多起来,他们的队伍也壮大了——起因是文骁想要学游泳,李佳苗也想学。这俩人是这群好朋友之中唯二的两只旱鸭子。
他们翻遍江城,居然只有一个游泳馆,而且这个游泳馆里还人满为患,全都是幼童。
文骁大声地抱怨,堂堂一个四十万人的城市,也不算小了,居然只有一个游泳池!一个,只有一个!这像话吗?
孔子牛和翟放放都看不下去,孔子牛说,你知道江城为啥没有游泳池吗?因为正宗的江城人都是在江里学游泳的!
事实确实如此,这两年年轻家长的安全意识增强,担心幼儿在江里学游泳危险,江城才出现了这么一个游泳馆。但绝大部分江城人还是不愿意花几十块钱一个小时去游泳池游泳,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长江就是天然免费的最好的游泳池。在七八月份的酷暑里,水浅安全的江滩边上,一到傍晚就人满为患。
文骁下定决心要学游泳,因为他报的那个学校游泳是必修课,万一上课学不会,挂科可就完犊子了。
他去游泳馆体验了一堂教练课,体验极差。倒不是教练教得不好,而是身边小孩全都比他学得快,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侮辱。而且小孩太多,他总觉得一伸腿就会踹到软绵绵的小孩,让他束手束脚。
他决定充分利用一下自己的朋友。水性都好,还不用花钱。
他在群里摇尾乞怜,几个朋友却都很犹豫。文骁可不是一般的旱,在长江学游泳,还是有风险的。
文骁说:你们不是说正宗江城人都是在长江里学的吗?
孔子牛说:你不正宗。
文骁:我**你……
李佳苗:其实我也想学。
最后还是季辞看到了叶希木的手机群聊,邀请他们几个一起来老屋住了几天。老屋冬暖夏凉,是避暑胜地。上午在老屋里睡觉、看电影、打牌,下午太阳偏西,小陈河被云峰山的阴影遮盖,一群年轻人就下到小陈河去游泳“集训”。
小陈河在老屋前的这一片区域,水深只有一米到一米八左右,和游泳池差不多。水很清,能清楚看到水下的层层石梁,文骁和李佳苗也不会感到害怕。
季辞这段时间忙着筹钱,准备招投标的材料,没有经常下小陈河。所以是叶希木、孔子牛、孟小眉和翟放放四个老师教两个学生,两个学生很争气,练习了一个星期,基本上就会游了,独自游个一两百米完全没有问题。
季辞忙完一阵过来小陈河看他们练习的结果,问:“你们要不要试试横渡一下小陈河啊?”
文骁和李佳苗看了看小陈河,这一段宽度估计也就三四十米,单看距离游一个往返肯定没问题。关键是中间有一段不知道有多深,看起来水色碧绿碧绿的。两人游两百米仅限于站起来脚能踩到河底的位置,看不底的地方两个人心里就打起鼓来了。
季辞说:“最深的地方就三四米吧,我们有五个救生员,五个救一个,应该问题不大吧?”
小陈河上游修了水电站之后,水枯了不少。听家婆说,以前老街这里还是码头的时候,小陈河的水流比现在充沛得多,水深可达十米左右,可以容纳很大的货船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