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秋风农田(第1页)
田间小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田地。举目皆是绿意,大片大片的田地,都是绿油油的花生秧。远远还能看到有两台大机器,在田地里翻滚着。机器滚刀卷起花生秧,吞在大机器的肚子里。一阵搅拌后,颗颗饱满白嫩的花生收拢到机器的果箱里。花生秧顺着出口吐了出来。地上放着大棚子,饱腹的机器,将白花花的花生吐在大棚子上。不一会儿就堆了个小白山出来。几个叔叔婶婶脸上洋溢着干净的笑容。捏开了几颗。通红的花生粒,不算脆但果实很大,汁水很足。想来今年的收成不错。“瑶瑶姐!你回来啦。”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站在田地头,惊喜的招手。周芯瑶停下车,笑着点点头,“玲玲,你们放假啦?”“对呀,瑶瑶姐,吃花生。”玲玲捧着一把白嫩的花生,递到周芯瑶手里。玲玲走到周芯瑶身边,瞄了一眼她身后的周易。低声问道:“瑶瑶姐,这个哥哥是你男朋友嘛,他长得好帅哦。”周芯瑶闻言,轻笑了一声,摸了下她的小脑袋。“玲玲,你知道什么是男朋友嘛。”笑着看着她单纯青涩的稚脸。“当然知道咯,我又不是小孩子。”玲玲不满意的撅了撅嘴,“我跟你说,我们班有好多谈恋爱的呢”周易愣愣的望着叽叽喳喳的两个小姑娘。这就把他晾在了一边啦?聊了一会儿,周芯瑶点点头,“好啦,玲玲,回头咱们再聊,我们去地里看一下你婶婶。”“好哦,我晚上给你送点我妈蒸的咸花生,可好吃了。”玲玲不舍的摆摆手,随后大大方方的冲周易扬起笑脸,“拜拜哥哥。”周芯瑶的记忆里,她初中的时候,玲玲还是一个小小个的孩子。农忙的时候,经常帮二舅家带着她。这些年她不常回来,赶巧的时候能见上一面,网上的联系是没断过。一路上周芯瑶在和一些叔叔婶婶打着招呼。坐在后座的周易,被不断地打量着。饶是他厚脸皮,这会儿整的也有点羞涩了。主要也是他们说的有些方言。周易也听不懂,只能配合着周芯瑶,冲着长辈们微笑点头。活脱脱一个乖乖男的形象。“你们刚才在说什么呀?”微风吹动周易的碎发,他抓着周芯瑶的衣角。“他们在问,这么排场的男娃是我从哪拐来的?”周芯瑶开着玩笑。落日下微卷的头发有点发红,轻抚在后座周易的脸上。有点痒痒的。“嗯?排场是什么意思?”周易疑惑的问道。“呃,就是、就是很漂亮的意思啦。”“啊。”周易懵懵的,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夸他漂亮的。他是男生女相,长相随了杨太后,皮肤又很白皙。小时候被周淼淼套个裙子,稍微一打扮,就和个女娃娃一样。“反正就是夸你好看的。”周芯瑶侧脸从后视镜看了他一眼,“怎么,夸你还不满意啊。”“嘿嘿,那倒没有。”感受着碎发在脸上胡乱轻飘着。轻声说道:“情之所钟,只得一人心意就好了。”周易轻拢了下她随风肆意飞扬的秀发。隐约可见如柔玉般的耳朵,白里透红。秋风和煦,田连阡陌。小电车载着年轻的男女,穿行在绿意中。片刻后,停在一处地头。周芯瑶舅舅家早两天已经翻收过花生了,地里光秃秃的。棕黄色的泥土,被秋日晒过,有点白灰之色。“妈妈葬在舅舅家的田里,是这边的风俗。”周芯瑶指着田中的小土堆。每户田里,都能看到立起或多或少的小土堆。农村不像城市中,没有墓园来安葬故人。或者说,没有人愿意把故人葬在墓园。周芯瑶说着,这里葬的都是已逝的亲人。土地是生命的根源,更是农民的命根子。人死后落叶归根埋在农田,是亲人的情感寄托,也是一种入土为安。太阳西下,影子拉长。微风有点凉意。周易跟在她身后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偷偷看了她一眼,面带微笑,有着将要见到家人的小激动。脚步轻快,如田间精灵。这时的她好像才是真实的她。土坟有一人多高,无碑无名,上面长了些青青杂草。周芯瑶走到坟前,跪下磕了三个头。从周易手中接过那束洁白的菊花,放在坟边。“妈妈,我来看你啦。”她蹲在坟边,用手拔着初长的杂草。“瑶瑶最近过得很好哦,也有好好吃饭,认真学习。”“今天带了白色的菊花,是你最喜欢的哦。”“我在爸爸家很好的,媛媛阿姨和弟弟他们也很关照我。”周芯瑶轻声说着,眼眶有些红润。,!轻风拂过,只吹动了缕缕发丝。“妈妈,我好想你”泪珠砸在干燥的泥土上,荡起一丝泥雾。“想吃你做的辣椒炒蛋,想躺在你怀里听你唱蹩脚的儿歌”“你以前总说我不好好睡觉,但现在我很听话的。”“每天都有好好休息好好睡觉,都不用人哄了哦。”她声音哽咽,思念之浓,溢于言表。儿时。春暖、酷夏、秋凉、寒冬。她总吵着不肯睡觉,要听故事,要听儿歌才肯睡。妈妈翻阅着不知从哪买来的童话册子,边讲边哄拍着。那时候,她是顽皮的。现在她不需要了,那个总耐心笑着哄着她的人也不在了。周芯瑶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吸了下鼻子。调整好情绪,脸上恢复了点笑容。“对了,妈妈,女儿今天带来了一个男生。”周芯瑶掩着嘴说着悄悄话,“我很:()分手后,才发现她闺蜜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