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栗鼠日记110(第7页)
我这下也坐不住了。
我开始怀疑难道我推动出来的结局在我死后,都没有正常地执行下去吗?
抱着这种焦虑不安的想法,我开始查整件爆炸案的新闻稿件,把所有的前因后果都一遍。
米尔沃顿意外身死家中。
主导这起爆炸案的凶手也被抓住了。
据调查,对方是美籍英裔,女性,22岁。她在新闻上用的是化名,已经引渡到美国接受审判。
整个案子在优秀的侦探和苏格兰场合作下在,只有一名死者。
一切看上去是我想要的结局,可是却意外地出现了偏差。
我算漏了什么吗?
网上的新闻中规中矩,对夏洛克他们的情况并没有提到只言片语。于是,我又转到各大社交论坛和媒体上看有没有直播了葬礼的情况。排在最前面的是卢西安阿特伍德的社交账号。
平常他确实乐于分享,无论是什么分享视频,首先都是他的声音。可这是分享的视频,沉静而肃穆,评论底下都是一排排默哀的蜡烛,这让我看得滋味莫名。
因为当时一场爆炸,且还是在深海之上,根本没有人捞回我的尸骨,所以葬礼上并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无数悼念的花束围绕着一张我大学学生卡上的照片。我知道他们为什么只选用这张照片,因为我根本不爱拍照,平时就没有个人照。
我觉得这种悲哀的状况很不应该有这种想法……可是,我觉得照片很难看。尤其是所有人都在对着这张照片的时候,莫名有种公开处刑的难受。
“……”
这能说吗?
我一直都觉得我拍得很难看。
不对,我其实照镜子也是偶尔才有些角度好看,平时就长得很普通。学生证当时拍的时候也不像是在中小学时,会有摄影师帮忙拍,只是去reception那里说要办学生证。那里会有工作人员用固定的摄像机拍,拍完就能当场给证。
当时那人还把拍好的照片给我看,说可以吗?
我不喜欢看自己的脸,就说可以。
早知道会被这么用,我就认真点拍了。
视频里面,卢西安并没有特意和任何人打招呼,我也只是在他的座位上看到了熟悉的人的后脑勺。而后,轮到他致辞的时候,他的镜头才移向了大家的脸。
葬礼上分两大排座位。
夏洛克、华生、赫德森太太,雷斯垂德警探,我还在站着的人群里面看到了麦考夫,他站在人群里面,又是靠近门边,似乎随时都准备着离开。而另一边则是莫里亚蒂教授家的人,还有伦敦大学很多的同校生,去年数学系同班的学生也有,今年的犯罪学系的学生们。在那之外,就没有我认识的人了。
这个镜头只是一扫而过,似乎有意识不去拍大家的表情。拍摄的镜头也没有对准卢西安本人,可能是他自己忘记了调转,反正镜头上移,只是看到每个人的头。
葬礼之上,明明有数百人,却安静得只剩下卢西安一个人一样,他的声音十分清晰,有着明显的悲伤。他从我们开始认识谈起,说我们度过了一年美好的时光,互相进步,互相成就,也拿下了国际大奖。他最让人触动感情的是他有着遮掩不了的哽咽。
镜头里面,夏洛克和莫里亚蒂教授始终保持着抬头的姿势,所以可以看到他们额前。而华生他们似乎难以悲伤,低着头。
“最后,作为兰尼唯一且交情最好的一生挚友,我谨代表所有人……”
我和他成为一生挚友了吗?
什么时候?我本人为什么什么都不知道。
这句话刚落下来的同时,我看到镜头底下有一批人的头也陆续地抬了起来。
因为周围的氛围太悲伤了,所以没有人对这个画面有多的反应。可是我本人看到的时候,莫名有种小苗从土里窜出来的既视感——每个人都因为卢西安的话感到疑惑似的,抬头求证。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心中抱有跟我一样的疑惑,我觉得前排掌声都有点弱。
卢西安发表言论结束后,就是下葬的环节。卢西安走到了莫里亚蒂教授的方向,教授面容比我记忆中的显得有些憔悴,“教授,请节哀。您比我之前见到的消瘦了不少。兰尼看到了,肯定会很难过的。兰尼那么喜欢您,一定会希望你打起精神的。”
莫里亚蒂教授并没有回应这句话,然而他骨子里面的礼节还是催动着自己去关照别人,“卢西安,你也要好好休息。”
卢西安望着莫里亚蒂教授沉默了一会儿,“…教授,有句话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他话是这么说了,但卢西安直接接了下去,“兰尼一直很喜欢您写的论文和书籍。他就算过世了,也会想看到您出书。我想着…你要是写了《小行星力学》第二卷,我也可以捎给他。”
这话一落,卢西安在我心中的形象就光辉了不少。
我没想到卢西安会说出这么感动人的话。
还没有等我从感谢的情绪里面走出来,莫里亚蒂教授便淡淡地致歉道:“抱歉,卢西安,我已经和学校申请离职了。我再也不会回教室了。”
这句话直接让我当场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