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贾环 小赚十万两(第1页)
雪雁听了贾环这番话,半信半疑道:“咱们大周女子十五岁及笄便可婚嫁,要是等到二十岁,都熬成老姑娘了,往后可不好寻人家了。”贾环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叹气道:“所以说我多伟大啊,收留了这么多嫁不出去的老姑娘。”雪雁被逗得“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轻轻捶了一下贾环的肩膀,娇嗔道:“爷总是有这般多能说得头头是道的歪理。”马车缓缓前行,车轮碾过地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行了半日,终是到了铁槛寺。贾环整理好衣裳,留下满脸红晕、发丝略显凌乱的雪雁在马车中稍作休息,自己则率先踏出了车厢。寺门前,薛姨妈与薛宝钗正站在那里,瞧见贾环下车,薛姨妈脸上瞬间堆起了慈和的笑容,忙迎上前道:“环哥儿,这一路车马劳顿,可累着了吧?”薛宝钗则微微垂首,双颊似有一抹淡淡的红晕,比之方才在马车初见时更多了几分娇羞。贾环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二人,面上挂着和煦的笑意,说道:“薛姨妈费心了,不过是段路程,倒也无妨。只是寺中事务繁杂,还得劳烦姨妈与宝姐姐随我一同安置,莫要怠慢了。”说话间,林黛玉在紫鹃的搀扶下也缓缓从主车上下来。贾蔷与龄官早已等候多时,这对命运多舛的爱侣,在见到贾环与林黛玉时,忙上前见礼。贾蔷身姿挺拔,眼中透着干练与忠诚,龄官则依旧眉眼含情,只是清瘦了些,历经磨难后,更添了几分楚楚动人的韵味。黛玉让紫鹃拉起龄官,含笑宽慰了几句,便带着薛姨妈、宝钗等人先行去寺内上香。这便是特权带来的好处,王妃要上香,寺庙便清了场,旁人只能干等着。贾环这边,则是让贾蔷带着参观了一遍修缮后的铁槛寺。原先乌烟瘴气的铁槛寺,此时已焕然一新,改名为药王庙。贾环与贾蔷沿着药王庙的青石板路徐徐前行,一路上,贾环不住点头,对修缮后的寺庙很是满意。崭新的殿宇错落有致,雕梁画栋在日光下熠熠生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与往昔那藏污纳垢的模样判若云泥。“嗯,不错,想来蔷哥儿没少费心思。”贾环拍了拍贾蔷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贾蔷恭敬地回道:“全赖王爷信任,小的不敢有丝毫懈怠。这药王庙如今不仅外观修缮一新,寺内供奉的药王神像也是特地请了名匠雕琢,以求庇佑四方百姓康健。如今寺内每月初一、十五都会施粥义诊,周边百姓纷纷赞誉。寺里还开垦了大片药田,僧人们研习药理,亲手种植草药,一来可供寺内日常所需,二来也能拿到集市上售卖,换些银钱。靠着这药田的收入,以及香客们的香油钱,药王庙不仅能自给自足,每月还有不少结余。小的便将这些结余,一部分用来购置更多药材,扩大义诊规模;另一部分则修缮周边道路,方便百姓往来。王爷您瞧,那片新起的房屋,是小的让人搭建的病患调养之所。重病之人若是不便回家,便能在此安心养病,寺里会安排专人照料。如此一来,药王庙在这一带的名声愈发响亮,前来上香祈福、求医问诊的人也是日益增多。小的定当不负王爷所托,将这药王庙打理得更好,为王爷积福,也为百姓谋更多福祉。”要说贾蔷能力确实是有的,当初接了王熙凤的命令,前去姑苏采办戏子,便办得妥妥帖帖。这类人最大的特点便是毫无底线地讨好上位者,是善是恶全凭上位者一念之间。贾环深知这一点,却也看重贾蔷的这份“识时务”。我想给你的,才是你的,我不想给你,你却偷偷惦记,那可就是自寻死路。贾环满意地环顾四周,随手赏了贾蔷一张一千两的银票。“这些时日你也辛苦了,拿去吃茶……对了,以后若是有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你就收留在这药王庙附近。往后我自会安排专人来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习武艺和谋生的手艺。”贾环如今也是当爹的人了,提前给自己的孩子物色一批可用之才,总归是没错的。这些孩子在药王庙的庇佑下成长,日后既能成为王府的左膀右臂,也能为这天下苍生贡献一份力量。贾蔷连忙跪地谢恩,双手接过银票,眼中满是感激与忠诚:“王爷如此厚爱,小的肝脑涂地也难以报答。日后但凡有合适的孩子,小的必定仔细筛选,妥善安置,断不负王爷嘱托。”贾环微微颔首,又让他带着去见了见其他香客。这些人都是冲着贾环的名头来的,个个穿金戴银,浑身透着富贵之气。对于这些巴巴凑上来送钱的人,贾环向来不会吝啬自己的笑容。毫无架子的他,直接走到人群中与众人推杯换盏,几杯酒下肚,众人愈发热络起来。贾环见气氛恰到好处了,便稍微暗示了一下药王庙要建养生堂为大周积福,还缺些资金。众人一听,哪还能不明白,纷纷表态愿意出资相助。有个胖得像小山似的富商,胸脯拍得震天响,嚷嚷着要捐五千两银子,只为能在养生堂的功德碑上留个显眼位置;还有个衣着华丽的中年妇人,虽说言语间有些扭捏,但也咬咬牙表示愿出三千两,顺带还念叨着希望自家生意能顺风顺水。贾环嘴角噙着恰到好处的笑意,一一谢过。“啧啧,环哥儿才这么一会儿就募得有十万两银子了吧,怪不得人人都巴望着跟王爷攀上关系!我要是有这本事,还做什么生意,天天在这庙里头混,银子不就跟流水似的往家里淌嘛!”人群中,薛蟠瞧着贾环面前不断有人递上捐资的字据,那银子的数目一个比一个可观,不由得在心里暗自咋舌。:()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